中科环保2025中报解密:这家公司一边“吃垃圾”一边赚钱

用户头像
九年寒窗
 · 河北  

打开中科环保的半年报,我第一反应是惊喜——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本质上就是“吃垃圾”,可人家愣是吃出了近20%的净利润增长。说实话,在当下这个经济环境里,能保持这样增速的企业真不多见。

但当我仔细扒完所有财务数据,发现它“垃圾致富” 的背后,其实是一套“烧得旺、供得巧、赚得稳” 的组合拳。

一、业绩概况:利润增速是营收的4倍,这效率有点东西

今年上半年,中科环保营收8.48亿元,同比增长4.48%;归母净利润1.96亿元,同比增长19.83%。

利润增速是营收的4倍多,这差距让我忍不住去翻成本账。果然,毛利率冲到43.96%,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净利率25.72%,同比提升13.08%。

成本控制能力在制造业里堪称一股清流,毕竟多数同行还在价格战里卷生卷死。

不过三费占营收比12.29%,销售费用暴涨48.52%——看来市场团队今年没少出差拉项目,咖啡钱估计都喝超标了。

二、业务分析:核心业务:垃圾发电,供热才是真“现金牛”

生活类垃圾处理业务贡献了81.44%的收入(6.91亿元),毛利率高达52.57%。

我算了笔账:每烧1吨垃圾,就能产出约248度电(上半年处理213.63万吨垃圾,上网5.29亿度电)。

但真正让我眼前一亮的不是发电,而是供热业务。

供热量87.75万吨,同比增长12.01%,供热比稳居40%以上(行业平均仅20%-30%)。

垃圾发电企业都知道:“纯靠卖电是温饱,供热到位才小康” 。

中科环保显然深谙此道,把余热卖给周边工厂和社区,既省了冷却成本,又赚了双份钱——这才是毛利率超40%的秘诀。

三、产能扩张:“买买买”策略显效,新项目当月就能盈利

公司产能总规模已达20900吨/日(其中已投运14400吨/日)。

上半年最亮眼的操作是并购:

晋州项目交割后首月扭亏为盈

3.54亿拿下广西贵港、平南两项目

新项目也争气得不像话:玉溪项目5月投产,当月就盈利——这运营能力,放在整个环保圈也是相当炸裂。

在建的衡阳、石家庄项目还在加速推进,未来四大绿能中心(宁波、河北、四川、广西)成型后,区域协同效应可能带来更大惊喜。

四、财务体检:赚钱能力没得挑,但两处暗伤得盯着

亮点:

经营现金流2.98亿元,同比增长24.52%

资产负债率50.68%,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暗伤:

1. 应收账款7.77亿元,同比增11.57%,相当于利润的2.4倍——要是地方政府回款再拖沓点,现金流压力就悬了

2. 有息负债28.64亿元,同比增19.80%——并购虽香,但借的钱终归要还利息

五、未来看点:技术流“扫地僧”,分红还大方

研发投入2520.65万元,同比增37.8%,新增14项专利(7项发明专利)。

《研发成果产业化规划》列了90个项目——比如在晋城落地的烟气余热利用技术,能把废热变暖气,冬天又能多赚一笔。

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分红政策:公司承诺2024-2028年每年分红不低于净利润60%。去年已兑现61.96%——“真金白银回馈股东” 这话,人家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结语:垃圾堆里的“慢生意”,熬出长期价值

中科环保这份中报,让我想起巴菲特那句名言:“时间是优质企业的朋友” 。

当风口上的企业们还在盈亏线上挣扎,这家公司默默干了三件事:

1. 把垃圾烧出43%的毛利率(比很多科技企业还高)

2. 把技术专利塞进供热管网(每项创新都指向降本增效)

3. 把60%利润分给股东(用真金白银兑现承诺)

短期看,应收账款和负债问题需要持续关注;但长期看,它的区域化扩张策略+技术降本能力+超高分红承诺,正在搭建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环保行业从不是快赛道,但“烧好垃圾”这门生意,或许比我们想的更经得起时间煅烧。

投资就像垃圾分类,分得清哪些是资产、哪些是负债的人,才能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