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靠英伟达冲万亿,立讯精密抱苹果+OpenAI能复制吗?答案藏在这3个关键点里

用户头像
且试A股
 · 广东  

去年至今,工业富联的市值跃迁让不少人惊呼“代工也能成科技巨头”——靠深度绑定英伟达、吃下AI服务器大半订单,它用3年从2000亿市值冲上万亿,成为A股“AI制造第一股”。

而同样出身“果链”的立讯精密,最近动作频频:一边坐稳苹果代工头把交椅(iPhone 17组装份额达45%),一边又牵手OpenAI押注AI硬件。市场不禁好奇:它能复制工业富联的路径,冲击万亿市值吗?

先搞懂:工业富联的“万亿密码”到底是什么?

想判断立讯能不能成,得先拆解工业富联的成功逻辑——它不是靠“代工”本身,而是踩中了“AI算力基建+核心客户绑定”的双重红利:

死磕英伟达,卡住AI服务器核心环节

工业富联英伟达H100、GB200系列AI服务器的“独家ODM供应商”,中国区份额超60%。尤其是GB200量产(2025Q3)后,单机柜算力密度翻5倍,订单直接爆单,2025年上半年AI服务器营收同比涨60%。

从“低毛利代工”转向“高附加值技术”

它不只是装机器,还自研液冷技术(PUE降至1.1,节能30%)、800G交换机,这些高毛利产品(毛利率比传统业务高5-8个点)直接拉升盈利水平。

踩中全球云厂商“算力军备竞赛”

微软Meta疯狂加单AI服务器(Meta 2025年资本开支下限提至660亿美元),工业富联作为核心供应商,直接吃到行业增量。

简单说:工业富联的万亿,是“选对赛道(AI算力)+抱对大腿(英伟达)+技术升级”的结果。

立讯的“双王牌”:苹果稳基本盘,OpenAI开新局

立讯的逻辑和工业富联相似,但多了一张“汽车电子”的牌,目前看两大核心合作已经有实质性进展:

1. 苹果:从“零件商”变成“代工一哥”

立讯苹果的合作早已不是“赚小钱”:

iPhone组装份额登顶:拿下iPhone 17系列45%份额,超越富士康成为最大代工厂,单机利润比早期提升3倍;

高端产品独供:Apple Vision Pro整机组装、AI手机LCP天线模组全由立讯独家供应,2025年上半年Vision Pro代工收入超百亿元,单机利润达200美元;

基本盘够稳:2025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收入800亿元(占总营收64%),同比涨20%,是公司现金流的“压舱石”。

2. OpenAI:从“合作意向”到“订单落地”

和OpenAI的合作不是“画饼”,已经有具体业务落地:

AI服务器供应链切入:自研224G高速连接器已小批量出货,9-10月将通过英伟达验证,能切入AI服务器核心环节(单柜价值从5万美元提至12万美元);

AI硬件联合开发:OpenAI计划做的智能眼镜、AI胸针,立讯是核心代工厂;同时立讯还和东南大学合作推出AR眼镜“云雀”,技术直接适配OpenAI需求;

蹭上“算力基建”红利:OpenAI计划4年投5000亿美元搞AI基建,立讯作为硬件供应商,后续订单想象空间不小。

立讯的“三驾马车”:光靠抱大腿不够,还要有新增长极

工业富联靠单一业务(AI服务器)冲万亿,但立讯走的是“多引擎”路线,这也是它的独特优势:

尤其是汽车电子,可能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购全球线束龙头莱尼后,立讯拿到了宝马、大众等国际车企订单,2025年增速超50%,机构预测2030年这部分收入占比将超25%——相当于再造一个“小立讯”。

绕不开的挑战:想冲万亿,这3道坎必须跨过去

立讯的优势很明显,但风险也不能忽视,这直接决定它能不能摸到万亿:

客户集中风险:64%收入靠苹果,一旦苹果砍单或转移订单,基本盘会受冲击(目前立讯在拓展三星、小米,但份额还低);

毛利率压力:整体毛利率约11%,比工业富联(15%)低4个点,AI硬件、汽车电子虽毛利高,但规模还没起来;

技术迭代风险:AI硬件领域,工业富联在液冷、AI服务器整机上占先发优势;汽车电子领域,博世、大陆等传统巨头也在挤压空间。

结论:万亿市值可能性有多大?时间窗口在哪?

综合多家机构测算和业务进展,立讯冲万亿不是“空中楼阁”,但需要时间:

可能性:约60%。如果AI硬件(OpenAI+英伟达)和汽车电子能保持40%以上增速,消费电子稳在15%增长,3-5年内有机会摸到万亿;

时间窗口:乐观情况(AI订单超预期)2028年,中性情况(业务稳步推进)2028-2030年,悲观情况(技术或市场遇挫)2030年后;

关键观察点:后续看3个数据——OpenAI硬件订单量、汽车电子新客户签约数、224G连接器量产良率。

立讯的故事,本质是“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向‘高端制造’转型”的缩影:不再只靠“低成本”,而是靠技术卡位、客户绑定、多业务协同。至于能不能复制工业富联的奇迹,最终要看它能不能在AI和汽车这两个赛道上,真正从“追随者”变成“领跑者”。

你觉得立讯精密能在2030年前冲上万亿市值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