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布局十五五军工:锁定 “新质战斗力 + 军民融合” 双主线,无人装备、军用 AI 或成主力

用户头像
且试A股
 · 广东  

在我国“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中,军工行业将围绕新质战斗力建设技术制胜主线,聚焦智能化、无人化、体系化作战需求,同时推动军民融合与国际军贸拓展。以下是结合政策导向与技术趋势的核心投资机会及细分赛道分析:

一、新质战斗力核心领域:技术迭代催生万亿市场

1. 军用人工智能(MAI)与智能作战系统

核心逻辑:现代战争转向“体系对抗”,AI成为破局关键。全球AI军事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388亿美元(CAGR 33.3%),我国在智能指挥、无人机蜂群、认知电子战等领域已形成技术优势。

投资方向

AI指挥控制系统:需重点关注数据链融合、战场态势感知及自主决策技术,标的如中科星图(数字孪生)、航天发展(电子蓝军)。

无人机蜂群作战:中国“蜂群2号”已展示智能协同能力,2025年军用无人机采购额预计突破98亿元,整机厂商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及分系统供应商晶品特装值得关注。

量子通信与加密: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在东部战区试点应用,加密传输效率提升400%,科大国盾、国盾量子等企业技术领先

2. 无人装备与新域作战平台

核心逻辑:2027年建军百年目标加速智能弹药、多谱系发动机及下一代主战装备批产交付,无人潜航器(UUV)、无人舰艇等成为海军重点。

投资方向

无人潜航器(UUV):美军“虎鲸”UUV加速列装,我国水声系统(中国海防)、耐压材料(宝钛股份)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

智能弹药:导弹成本中制导系统占比超40%,实战化训练拉动需求,洪都航空(总装)、航天电器(连接器)、复旦微电(制导芯片)受益。

低空经济与eVTOL:203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3.5万亿元,四川、广东等地已出台政策支持evtol研发(如省级财政补助最高2000万元),航天电子(通感一体)、四川九洲(空管系统)、中信海直(运营)布局领先。

3. 军工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核心逻辑:国防预算向信息化倾斜,2025年军工电子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元,同时网络安全成为“刚需”,2030年全球军事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达1150亿美元(CAGR 12.9%)。

投资方向

军工电子: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重点关注FPGA芯片(紫光国微)、射频芯片(国博电子)、嵌入式系统(景嘉微)等核心器件。

网络安全:需实现100%核心系统国产化替代,量子加密(科大国盾)、威胁情报分析平台(启明星辰)、零信任架构(深信服)需求爆发。

卫星互联网:星网(GW)、千帆星座加速组网,ITU规则倒逼2030年前发射放量,航天电子(卫星制造)、斯瑞新材(火箭结构件)直接受益。

二、军民融合与能力外延:第二增长曲线崛起

1. 商业航天与太空经济

核心逻辑:广东、四川等地出台政策支持商业航天,低轨卫星互联网、可重复使用火箭等成为战略方向。203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突破8000亿元。

投资方向

火箭与卫星制造: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获专项支持,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民企技术突破显著。

卫星应用:卫星导航(北斗星通)、遥感数据服务(中科星图)在农业、应急等领域商业化加速。

2. 深海科技与海洋装备

核心逻辑: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0.5万亿元(+5.9%),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海底数据中心(IDC)等成为国家战略。

投资方向

水下装备:无人潜航器(UUV)、水声探测(中科海讯)、深海系泊(亚星锚链)需求增长。

海洋工程:海底电缆(中天科技)、海上风电(明阳智能)与国防需求形成协同。

3. 军贸出口与技术输出

核心逻辑:2024年全球军贸1116亿美元,中国占比仅2.9%(32亿美元),主机厂军贸营收占比存3-4倍提升空间。

投资方向

主战装备出口:歼-10C、翼龙无人机等性价比优势显著,中航沈飞航天彩虹弹性最大。

体系化解决方案:雷达(国睿科技)、通信系统(海格通信)等配套设备随整机出口增长。

三、供应链自主可控与产业升级:结构性机会凸显

1. 国产替代与新材料

核心逻辑:军工央企资产证券化率提升至50%,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等“卡脖子”领域加速突破。

投资方向

半导体:FPGA芯片自给率提升至85%以上,紫光国微复旦微电主导国产替代。

新材料:碳纤维(中复神鹰)、陶瓷基复合材料(火炬电子)在航空航天领域渗透率持续提高。

2. 军工国企改革与效率提升

核心逻辑:军品审价趋严倒逼产业链集约化转型,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航天科工/科技仅30%)提升空间大。

投资方向

科研院所改制:航天科技集团加速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资产证券化,航天电子航天动力受益。

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能科科技)、工业软件(中望软件)助力降本增效。

四、风险提示与投资策略

风险因素

政策不确定性:军工订单受国防预算调整影响较大。

技术迭代风险:AI、量子等颠覆性技术研发周期长,短期难见收益。

市场竞争加剧:民企涌入无人机、芯片等领域,挤压传统国企利润。

配置建议

短期:关注订单确认加速的导弹产业链(洪都航空航天电器)、军工电子(振华科技)。

中长期:布局AI作战、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高景气赛道,可通过军工基金(如长盛航天海工)分散风险。

主题投资:跟踪军工央企重组(如中航系、航天系)及军民融合示范区政策催化。

总结

“十五五”期间,军工行业将呈现传统装备升级+新兴领域爆发的双轮驱动格局。投资者需聚焦技术壁垒高、政策支持明确、业绩确定性强的细分赛道,如军用AI、无人装备、军工信息化、商业航天等,同时关注国产替代与国企改革带来的结构性机会。在全球地缘冲突加剧与技术革命交织的背景下,军工有望成为未来5-10年最具增长韧性的战略板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