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应用简评

用户头像
极端追求确定性
 · 湖南  

AI软件是真滴软,今天借着政策高开低走应该套了不少人,被套之后才能认真研究!

简单聊一下我看过觉得还行的票,尽量几句话讲完,有的可能话说的不好听。

另,推荐几个水平很高的老师,乘风破浪的小师傅,朽枝新芽,莫麦。

一、铲子型

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就来买铲子,下限和确定性都很高。我也想买那种星辰大海一样美好的纯正AI,还没找到合适的。

博睿数据,APMO行业市占率第一,运维行业在铲子里也算高半等了,因为能够直接支撑业务的运行,参与度更高。新产品2024年面世,然后一直迭代,这个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太早技术力可能不够用,太晚就会被卡位,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涨的的企业很多都是24/25上新产品。

优点:1细分行业龙头,且行业大幅受益AI发展,毕竟做AI业务总要服务器吧。2有强烈出海意愿,并且付诸行动。3有潜在可能转型金融铲子。4管理层手上有50%股份;近期管理层表达强烈看好倾向,通过员工持股计划成本70块受让了850W,锁定期一年;。

缺点:1铲子股传导速度晚,中报营收增长太慢,还得继续观察营收变化。2华为的合作一年没爆量,后面我不指望它了。(还是写长了,再短一点)

山石网科,网安行业。它技术突破了,配套的ASIC芯片研发成功,未来能软硬一体的话,想象力很大,还有神州数据入股。缺点:芯片实际量产还有非常长的一段路要走,中间的不确定性很大,我印象里有公司被中间阶段拖傻的。

网安还看了几个,噱头没有山石足,懒得聊了。

英方软件,数据复制行业细分龙头,主要场景是灾备数据备份,未来数据量会指数级增加,英方大幅受益。缺点:1传导慢,且不创造价值。2应收账款的逾期率较高,回款慢,说明在生态位里面偏弱势。

这几类铲子股我做过思考,服务器运维>网安>数据灾备,订单传导速度也是这个排序。
因为AI业务必须要服务器,运维是必需的,这直接影响业务运行的可行度与稳定性。
网安是第二层次,网安也是刚需,没有网安,业务就无法稳定展开;我不是从业人员,但我感觉AI业务的开展对网安的提升没有运维那么大,因为运维是受益于于数据总量的提升,网安我还没想到。
数据灾备,不影响业务的进行,只是最后的保险,人人都要买保险,但保险在我们的总支出占比不高,这个比喻应该是合适的。

海天瑞声,海天是AI时代新铲子,前面说的那几个其实更偏向硬件支撑,这个是纯软。主要负责对数据的一次处理,昨晚狂吹的数据标注,它是我见到唯一有业务落地的。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太贵了,没做深入研究,但是这个生态位独一无二、大有可为。

普元信息,低代码+数据治理,也是AI时代新铲子。这种新时代铲子只要主业都聚焦转换了,都能有个好结果。

卓易信息,AI编程,在我定义里也是AI时代新铲子,因为不直接创造需求,而是支撑、优化业务的进行。缺点是,AI Coding很可能最后竞争非常激烈,水平差一点可能地位差很多。

金现代,买了同生态位的科创, 它又不是融资标的,买不了就没深入研究。

二、业务型

晶泰控股汇量科技索辰科技美图公司。这几个个全是顶级好股,和前面的海天瑞声一样,是要是便宜我会去追的股,可惜当我发现的时候已经太贵了。AI医疗、AI广告、AI硬件,如果不怕高的话,都是各自领域里最好的,持仓者的盛宴。

易点天下万兴科技,上面领域的降级选择,没那么好,也没那么贵。但有时候也注意一下对比,比如这句被人吐槽过的话,还是再说一遍吧,万兴科技和美图公司市值对比是1/3,未必真有它的1/3好。

慧辰股份鼎捷数智这俩对标PLTR的可以一起聊。他俩一个做的广,一个做的深。

慧辰股份优势在于跨行业+以前持续购买了很多数据。跨行业代表可以选客户,做高价值客户,拿高利润,这种偏定制行业做不到高端客户和死了没区别。小师傅普及的逻辑是,可口可乐做了这个业务有效果,百事就得跟着加码,其他亦然。

缺点,虽然我一直有,但确实没看明白这股,我看它的公开信息还是觉得偏咨询;数据壁垒感觉不够。但以小师傅他的择股逻辑来说,变现端、成本端、数据端,确实是唯一一个三项符合的。

鼎捷数智,专心做工业AI、服务工厂,下限的确定性高。虽然也偏定制,但是复制难度低很多,可以无缝在原来基础上升级,整体上更偏向于原有业务上降本增效,而慧辰是增量业务。缺点是,大概率利润率没慧辰高,而且上限极为受限,大概率就是做好现有业务了。

一个对所有对标PLTR企业的疑虑,偏定制化行业是需求高人力资源,很难爆量,所以PLTR做的都是高价值用户。慧辰股份是完全的PLTR模式,极端客制化,对know how要求非常高;鼎捷数智稍微好一点,有整体标准化的可能,但在具体落地上还是要修改。鼎捷的思路其实更中国一点,规模化+聚焦工业。

好晚了,不想写了,最后说几个不太好,但是能涨的公司。

用友网络,蹭概念的,只看基本面是一坨;最大价值是祖上阔过,还在沪深300里面,又还有以前的人气。但也不算很贵,好歹是个行业龙头,只是这个行业未来都受AI打击。

昆仑万维,业务看不到出路,扭扭捏捏玩大模型把自己玩死了。不过靠着以前的人气应该能混个中军,会有游资看上。我其实是支持大模型的,前提是得要搞出来,搞不出来就是自我毁灭,昆仑万维就是属于花钱找罪受。

深桑达A,这更是个重量级,前两个好歹有机会成为AI公司,这工程公司就算立马ALL IN AI都要被原来业务拖累估值,更何况不可能直接转向,只能零敲碎打。老有人看企业和玩游戏一样,一键转向,好业务要人才,人才要钱养,不是直接刷新的。

AI应用后面会是非常垂直的,大概率爆款应用会是小公司做出来,大厂可能更多是提供资源和收编。

这是一个概率问题,小厂做的多、死的多,最后也是他们中的某一个杀出重围,1%的概率落在大厂身上小而已。
AI应用这轮最爆的产品,应该还没出来。到最后可能是像10年前团购市场千团大战那样,惨烈的厮杀和泡沫后,迎来最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