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远看是景
 · 山东  

$四川长虹(SH600839)$

四川长虹,感觉对标美的,全面小家电,如果在来一次机器人,突破千亿指日可待啊。$美的集团(SZ000333)$

四川长虹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多维度、多场景的落地成果,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均有实质性突破。以下是其核心进展与产品详情:

一、工业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

四川长虹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装配工」,已在绵阳智能制造产业园的 5G + 工业互联网生产线完成实验测试并投入试运行。该机器人具备以下特点:

技术突破:身高 1.7 米,全身 38 个自由度(包括 7 自由度臂 + 6 自由度手),最大负载 30 公斤,运动速度达 6 公里 / 小时,通过全身协调力控技术实现精准操作。例如在扫码贴签环节,机器人可通过拟人化动作完成任务,精度误差小于 0.1 毫米,效率比人工提升 40%。场景落地:目前已承担物料搬运、扫码贴签等工序,替代人工完成高重复性劳动。以电视背板装配为例,传统产线需 30 人协作,现由 2 台人形机器人即可完成,产能提升 30% 以上,且支持 24 小时连续作业。产业化规划:为加速量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投资 3.5 亿元在绵阳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 2025 年投产,届时可年产 2000 台机器人装备,年产值超 20 亿元。长虹还将与电子科大等机构合作,攻关视觉感知、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推动机器人在高危环境(如高温焊接、高空检修)的应用。

二、家庭服务机器人的市场化落地

长虹通过子公司越南格兰博科技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

扫地机器人:年产能超 75 万台,2023 年销售规模约 2 亿元,主要面向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产品集成激光导航、自动集尘等功能,支持 APP 远程控制,清洁覆盖率达 99.7%。智能家电联动:长虹将机器人技术与家电产品深度融合,例如云帆 AI 智能电视可与家庭服务机器人联动,实现语音控制清洁、安防监控等场景。

三、技术储备与未来布局

前沿技术研发灵巧操作机器人:聚焦工业场景的精密装配需求,开发高精度机械臂,目前已在手机模组组装线进行实测,定位精度达 ±0.02 毫米。情感陪护机器人:联合高校研发具备情感识别、语音交互功能的家庭陪伴机器人,通过多模态大模型实现个性化对话,计划 2026 年推出原型机。产业链协同核心零部件:长虹华丰科技自研伺服电机、高精度减速器等关键部件,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 30%,已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数据赋能: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合作构建「采集 - 训练 - 推广」数据链,通过隐私计算技术实现多源数据融合,降低机器人开发成本超 30%。政策与生态:长虹入选四川省首批「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应用产业明星企业」,依托四川省人形机器人创新联合体,联合长虹、电子科大等单位打造「西部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模拟真实工业环境进行技术验证。

四、行业影响与社会价值

制造模式革新: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使长虹工厂自动化率提升至 92%,获评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例如冲压车间通过 AI 质检系统,不良品检出率超 99.98%,人均效率提升 275%。就业结构优化:机器人替代高危、高强度岗位的同时,长虹通过「数字员工」计划培训工人转型为机器人运维工程师,实现「机器换人」与「技能升级」的双向平衡。

综上,四川长虹已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机器人业务呈现「工业场景规模化落地、家庭场景市场化突破、前沿技术储备充足」的特点。未来,随着产业基地投产及技术迭代,长虹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