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感觉对标美的,全面小家电,如果在来一次机器人,突破千亿指日可待啊。$美的集团(SZ000333)$
四川长虹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多维度、多场景的落地成果,从工业制造到家庭服务均有实质性突破。以下是其核心进展与产品详情:
四川长虹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全尺寸仿生人形机器人「装配工」,已在绵阳智能制造产业园的 5G + 工业互联网生产线完成实验测试并投入试运行。该机器人具备以下特点:
技术突破:身高 1.7 米,全身 38 个自由度(包括 7 自由度臂 + 6 自由度手),最大负载 30 公斤,运动速度达 6 公里 / 小时,通过全身协调力控技术实现精准操作。例如在扫码贴签环节,机器人可通过拟人化动作完成任务,精度误差小于 0.1 毫米,效率比人工提升 40%。场景落地:目前已承担物料搬运、扫码贴签等工序,替代人工完成高重复性劳动。以电视背板装配为例,传统产线需 30 人协作,现由 2 台人形机器人即可完成,产能提升 30% 以上,且支持 24 小时连续作业。产业化规划:为加速量产,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投资 3.5 亿元在绵阳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预计 2025 年投产,届时可年产 2000 台机器人装备,年产值超 20 亿元。长虹还将与电子科大等机构合作,攻关视觉感知、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推动机器人在高危环境(如高温焊接、高空检修)的应用。长虹通过子公司越南格兰博科技布局家庭服务机器人领域,其核心产品包括:
扫地机器人:年产能超 75 万台,2023 年销售规模约 2 亿元,主要面向东南亚及欧洲市场。产品集成激光导航、自动集尘等功能,支持 APP 远程控制,清洁覆盖率达 99.7%。智能家电联动:长虹将机器人技术与家电产品深度融合,例如云帆 AI 智能电视可与家庭服务机器人联动,实现语音控制清洁、安防监控等场景。综上,四川长虹已从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机器人业务呈现「工业场景规模化落地、家庭场景市场化突破、前沿技术储备充足」的特点。未来,随着产业基地投产及技术迭代,长虹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形成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