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朗磁塑三大新赛道分析

用户头像
自恃的金条小矿石
 · 浙江  

万朗磁塑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研发成功,产品已进入找客户阶段:一.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以钐铁氮(SmFeN)为代表,其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优势,以下是相关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383亿美元,有预测认为SmFeN渗透率有望突破15%,对应市场规模约57亿美元。随着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优势分析
• 性能优势:SmFeN的居里温度达470℃,200℃环境下磁能积保持率超90%,而钕铁硼的居里温度仅310℃,能彻底解决电机高温退磁痛点。其氧化钐基材抗腐蚀性提升3倍,无需镀层即可满足汽车电机、海上风电等严苛环境需求。
• 成本优势:氧化钐价格仅为氧化钕的1/50,2025年氧化钕均价50万元/吨,氧化钐1万元/吨,SmFeN量产成本较钕铁硼降低40%。
• 应用优势:在人形机器人领域,SmFeN适配碳化硅电控系统,功率密度提升30%,特斯拉Model 3改款已启动测试,且应用于Optimus的28个无框力矩电机,单台用量价值800元。在工业电机领域,可替代传统永磁电机,使空压机、注塑机等设备能效提升15%,美的格力已签订10亿元意向订单。
竞争格局
目前,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但已有企业取得突破。如新莱福自主研发的钐铁氮稀土永磁材料,中试线已实现30吨/月产能,2025年计划建成100吨/月量产线,良率突破95%,并全球布局43项核心专利。此外,日立金属等企业也有相关专利布局,但相对新莱福数量较少。
发展趋势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量产规模的扩大,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有望在更多领域替代传统永磁材料。同时,随着全球对高性能、绿色环保材料的需求增加,以及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万朗磁塑轻量化材料分析:

万朗磁塑的轻量化材料主要为PA6/MXD6/POK合金材料,具有性能、成本、技术等多方面优势,以下是具体分析:
• 材料成分:该合金材料的组分比例约为PA6:MXD6:POK=100:1:20,其中MXD6作为阻隔剂可提升材料强度。
• 性能优势:密度较PEEK低30%,强度达到PEEK的80%,韧性高达PEEK的150%,刚度为PEEK的50%,在轻量化和力学性能方面具备核心竞争力,能满足机器人外壳对轻量、耐用的需求。
• 成本优势:综合材料成本约20-30元/kg,仅为PEEK材料的10%-20%,与普通铝合金价格相当,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以单台人形机器人外壳用量10kg计算,使用PEEK材料成本为10000-15000元,使用万朗合金材料成本仅为200-300元,单机可节约成本约9700-14700元。
• 应用场景:已用于协作机器人关节支架,实现减重25%;还独家供应饮料包装巨头,并切入食品药品包装、新能源汽车结构件等高毛利赛道。此外,公司已成立专项小组推进其在人形机器人外壳、结构件等方面的应用落地。
• 技术进展:2025年3月,万朗磁塑取得“高韧高阻隔性PA6/MXD6/POK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授权专利,目前5000吨/年MXD6相关项目试产,产能利用率超90%。
此外,万朗磁塑的钐铁氮永磁材料也处于研发阶段,该材料无需依赖重稀土元素,成本较钕铁硼降低40%,目前处于客户验证阶段,在机器人电机等微特电机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万朗磁塑通过收购整合等方式积极布局汽车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具体分析:
• 战略布局:2022年上市后,万朗磁塑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线控转向作为第二增长极。2024年7月,公司投资2.5亿元收购国太阳科技51%股权,正式进军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领域。此外,公司还增资晟泰克,快速切入智能驾驶的执行层与感知层。
• 业务进展:旗下国太阳是国内少数实现EPS国产化的企业,其C-EPS、DP-EPS产品已量产,SBW进入送样阶段,技术参数对标博世、捷太格特等国际龙头。国太阳的产品已通过上汽通用五菱、奇瑞、东风等主机厂认证,并完成比亚迪全系车型的转向系统开发,比亚迪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晟泰克主营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及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是比亚迪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其产品可与国太阳的转向系统形成“感知-决策-执行”闭环,为车企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 技术研发:2024年上半年万朗磁塑研发投入5562.47万元,同比增长37.64%,重点加大了对研发人才引入,新增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2025年7月,公司公告其钐铁氮永磁材料项目进入样品验证阶段,该材料无需依赖重稀土元素,成本较钕铁硼降低40%,若量产成功,将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等中低端磁材需求场景。
• 市场前景:当前国内EPS市场80%份额被外资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随着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万朗磁塑汽车业务收入占比有望从2024年的0.8%提升至20%以上,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