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估值华润饮料——基于模糊估值法

用户头像
怡宝之水
 · 山东  

水平有限,不喜勿喷,否则拉黑。

声明:所谓的模糊估值法,就是本人毛估估的估值法,没有科学和严格意义上的数据依据。

华润饮料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135.21亿元,同比增长0.05%,其中,包装饮用水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89.7%,饮料产品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0.3%。2024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人民币16.37亿元,同比增长23.12%;每股基本收益为人民币0.79元。

毛估估:包装饮用水板块利润14.5亿元,饮料板块1.9亿元。

按:2024年10月23日华润饮料港股上市,去年号称全国最为凉爽的一年,销售能有多好?才能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3%呢?这其中有一定的压货冲业绩的动因。也就是说,去年渠道或经销商手中一定是压货多了没有卖出去,但上市公司已经按照已售算好利润了。今年必然是减少生产与销售,则减少利润,还去年压货增业绩的旧账。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看到中报业绩下滑20-30%。这当然是个坏消息,但其中蕴含的好消息是:财务上拨乱反正,来了个大洗澡,下半年要实现业绩增长的目标,轻松了!

以上是关于本次业绩预警的公司层面的推测,也就是中观层面的解读。

微观层面:个体消费者确实有为了省钱选择更廉价的包装饮用水。另外农夫山泉搞了个绿瓶纯净水,价格刻意弄得那么低,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打击华润饮料,潜台词就是怡宝纯净水不值钱=不好。这一点,作为华润饮料的一个迷你散,本人除了个人抵制农夫山泉,誓不再买农夫山泉的任何产品之外,没有看到华润饮料发出的书面抗议或提起诉讼等行为,对之感到非常遗憾。因为我认为,农夫山泉的行为越界了,构成了恶意竞争。

宏观层面:就是上半年全社会层面的内卷,比卖水更惨烈的,是外卖大战。淘宝在饿了么之外,直接在支付宝上弄了“淘宝闪购”,京东app也上了外卖,其中的惨烈程度,不言而喻。包装水+饮料领域,在价格大战之下,怡宝利润下降,属于情理之中的事。

下面说说关于当前华润饮料的估值:

1.包装饮用水板块:只说今年的,7月份娃娃哈争财产事件、杭州水质问题、以及今年最热的夏天等因素叠加,最终受益的是某农和华润饮料。最惨淡的估计:按最终实现去年水利润的8折计算,毛估估12亿元人民币。稍微乐观一点的估计:基于公司的降本增效,说不定会追平去年的业绩。

2.至本清润系列:7月份开始迭代,推出“只此青绿”新款,说明它的销量还是可观的。此一板块,笔者基于多次品饮至本清润系列的产品,修正之前带有轻视性的观点,认为这一块华润饮料做得很是实在,用料真是货真价实!一瓶450毫升的柠檬水里面1/2个90克的柠檬,菊花茶用的是正宗的杭白菊,华润饮料 的酸梅汤产品主要成分为乌梅 、山楂 、陈皮 、甘草 、黄冰糖,采用传统草本配方结合现代工艺制成。 这个板块坚持不懈做下去,不断优化——向减糖的方向去做,会成为一款全国性的饮品的。

3.“魔力”功能性饮料——中国国家队官方运动饮料。有着顶级的运动员团队的背书,现在已经在山东高校铺货了——希望球友提供更多的消息。可以说,该款饮料,与打造成爆款饮料,只差一步之遥!!!希望管理层以更大的力度推介!!!

4.焰焙火咖咖啡系列——作为一个品类存在,也是有意义的。

我估计:下半年“魔力”功能性饮料的销售会有一个几何量级的增长,至本清润系列会至少维持去年同期的水平。毛估估给1.5亿元的利润,其实二者的销售收入增长比盈利更有意义。

按年利润13.5亿元人民币计算,按20-30pe计算,对应华润饮料的市值约300-450亿元港币。

但是未来的看点或期待也很多:

首要的是看“魔力”功能性饮料,能否打造成全国青少年的运动系饮料中的爆款呢?值得期待!

其次:联系华润集团与吉林省的全面合作,是否会拿下新的水源地?

再次:国家层面已经开始制止内卷,对于出苦力的送水行业,利润率稍微往上一波动,效益就会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

关于中报分红,毛估估0.15元人民币/港币;年报分红,毛估估0.25元人民币/港币。综合起来,港股通税后拿到0.32元人民币/港币,按当前的股价计算,股息率2.5%,确实不高。但华润饮料值得信奉长期主义者持有。

$华润饮料(02460)$ $恒生指数(HKHSI)$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