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新材(SZ301069)$ 华为液冷板的PEKK需求场景
PEKK在华为液冷板中主要用于制造冷却液容器(Tank)和管路系统,替代金属实现减重50%以上,同时满足耐高温(连续使用温度>260℃)、抗氟化液腐蚀等要求。
技术优势:相比传统金属,PEKK的密度更低(1.3g/cm³)、热变形温度更高(316℃),且介电性能优异,适配液冷服务器高频信号传输需求。
国产化定位:凯盛新材作为国内唯一量产PEKK的企业,其材料通过华为认证,成为液冷板国产化供应链的核心一环,国产化率要求超80%。
📊 二、供应能力与产能规划
凯盛新材的PEKK产能现状
设计产能:2025年上半年投产2000吨/年项目,规划总产能3000吨/年,但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2024年仅5.91%)。
实际出货量:2025年上半年预计出货150-200吨,主要受限于产能爬坡进度及工艺稳定性。
华为供应占比:华为液冷板需求占凯盛PEKK总产能的17%-42%,是仅次于特斯拉机器人的第二大应用领域。
华为液冷板对PEKK的需求量
应用场景
单机用量
华为年需求量
占凯盛产能比
冷却液容器(Tank)
1.0-1.5kg/台
100-150吨
10%-15%
管路系统
0.5-1.0kg/台
50-100吨
5%-10%
合计
1.5-2.5kg/台
150-250吨
17%-42%
测算依据:
以华为2025年液冷服务器出货量10万台为基准,按单机平均2kg计算,总需求约200吨。
若华为液冷渗透率提升至50%(参考上海智算中心政策),需求上限可突破300吨。
未来增量与协同潜力
华为液冷技术迭代的带动
浸没式液冷:华为下一代液冷系统对轻量化要求更高,凯盛开发的纳米增强型PEKK(导热率提升5倍)已送样测试,若量产则单机用量或增至3kg以上。
超充桩扩展:华为600kW液冷超充桩的冷却系统同样采用PEKK材料,单套用量3-5kg,2025年规划10万套部署对应480吨增量需求。
产业链协同效应
冷板基板升级:与中科院合作开发CF/PEKK预浸料(耐温>300℃),未来可集成至液冷板基板,单服务器价值量提升20%。
机器人业务协同: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关节PEKK用量6.6kg/台,凯盛已通过认证,产能可灵活调配至华为或特斯拉需求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