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将推出最新的“机器人大脑”!物理AI将催生“万亿美元市场”?

用户头像
投资蜂
 · 日本  

认知差就是生产力!风铃价值投资给您最前沿、深度的认知!

英伟达将推出“机器人大脑”,机器人将能“理解”世界

美国AI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最新释出了两张图片,写着:“机器人,请享用你的新大脑!”,预计将在美国时间25号进行发表。

对此,分析显示,很有可能是其最新的“机器人大脑”运算平台——Jetson Thor,并配套开源视觉推理模型Cosmos Reason。

这将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强调的“物理AI”(Physical AI)时代正式启幕的标志。

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英伟达将其在AI计算领域的绝对统治力(通过其GPU和CUDA生态)向人形机器人和下一代自动化设备的核心——“大脑”进行延伸和落地的标志。Jetson Thor是一个高性能、低功耗的边缘AI计算平台,旨在为机器人提供所需的算力、感知和决策能力。

机器人大脑平台将为行业提供“技术底座”: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瓶颈之一在于需要一个能处理多模态传感器信息(视觉、语音、力觉等)、进行复杂AI推理并控制大量关节的“大脑”。Jetson Thor的出现,为整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现成的解决方案,大幅降低了顶尖“机器人大脑”的开发门槛和技术风险,加速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应用的进程。

机器人的“新大脑”:Jetson Thor是什么?

想象一下,给现在傻乎乎的机器人一个既能快速反应又会深思熟虑的“大脑”,这将带来多大的便利与影响。这就是Jetson Thor要做的事情。

Jetson Thor是英伟达专门为机器人和物理AI设计的边缘计算平台,可以把它理解为机器人的“新大脑”。

它的计算能力非常强大,达到了上一代产品的7.5-10倍,但每瓦性能反而提升了3.5倍。简单来说,就是变得更“聪明”的同时,还更“省电”了。

这个“大脑”的厉害之处在于能让机器人在本地(无需联网)进行实时感知、推理、规划和决策,直接与物理世界交互。这意味着机器人反应更快,不再因为需要把数据传到云端处理而出现延迟。

Jetson Thor是一个集成了高性能计算(基于最新Blackwell架构)、感知、仿真和控制于一体的机器人专属AI平台,旨在为人形机器人提供所需的“大脑”,解决其处理多模态传感器信息、复杂AI推理和精准运动控制的核心瓶颈。全球AI算力霸主英伟达的统治力将从“云端”向“边缘端”和“实体端”的战略性延伸。

英伟达提供的强大的硬件平台Jetson Thor和成熟的软件开发工具链(Isaac Sim/ROS),极大缩短了机器人公司从0到1的开发周期,加速了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Demo走向商业化落地的进程。

催化产业链:“大脑”的快速进化,将对“躯干”(本体制造)和“四肢”(执行器、关节)提出更高要求和产生更大需求,整个机器人产业链将迎来系统性机遇。

技术内核:硬件与软件的完美结合

Jetson Thor的强大能力来自于其硬件的卓越性能和软件的智能协同。

硬件方面,它搭载了Blackwell架构的GPU,拥有2560个CUDA核心和96个第5代Tensor核心,AI算力可达2070 TFLOPs(FP4稀疏运算)和1035 TFLOPs(FP8密集运算)。

CPU采用14核心的Arm Neoverse V3AE,主频最高可达2.6 GHz,配合128GB的大容量内存,内存带宽高达273 GB/s8。这样的配置为机器人的复杂计算提供了坚实基础。

软件方面,英伟达推出了Cosmos Reason模型——一个拥有70亿参数的开源、可定制的视觉-语言模型(VLM)。

这个模型的最大特点是能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推理”。例如,当机器人看到“面包和烤面包机”时,它能推断出“烘烤面包”是合理动作,并将这一逻辑转化为具体操作指令英伟达还为开发者提供了JetPack 7.0软件,进一步提升了其在机器人控制和运算能力上的表现。

行业影响:物理AI将催生万亿美元市场

英伟达Omniverse副总裁Rev Lebaredian断言,物理AI将催生“万亿美元级市场”。

从应用场景来看,物理AI正在撬动机器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工业领域:机器人已可以实现了汽车装配全流程接管,单线人力成本降低了72%。

服务场景:上海六院引入手术器械递送机器人,操作准确率达到100%。

家庭应用:松延动力推出了价格为3.99万元级别的机器人,能够承担烹饪、清洁与老人陪伴等任务。

机器人大脑的将带来历史性的影响:

短期(1-2年):加速工业/服务机器人商业化(2025-2026年密集落地)

长期(3-5年):重新定义生产力边界,推动具身智能成为下一代AI核心

当然,物理AI也面临一些挑战。数据显示,系统决策存在12.7%的不可解释性。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减少3800万基层岗位,这对社会将产生重大影响。

英伟达的生态合作中,中国厂商扮演着关键角色:

傅利叶机器人作为预热视频主角,成为了新技术落地的首选伙伴。

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国内具身智能“第一梯队”企业,也在与英伟达共同拓展工业场景应用。

富士康合作的首款人形机器人计划于11月亮相,目标是提升电子组装良品率至99.97%。

黄仁勋指出,人形机器人“像汽车般普及”。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重要地位,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产业配套,为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

行业梳理

基于与英伟达NVIDIA)的合作,我们梳理了以下核心公司。

核心生态合作伙伴 $中科创达(SZ300496)$ 中科创达 (300496) 核心逻辑:公司是英伟达在中国最深度、最老牌的软件合作伙伴。合作始于2016年,为其Jetson平台提供操作系统(OS)、底层驱动(BSP)适配、AI算法部署工具(如“魔方”机器人平台)以及画质调优(ISP Tuning)等核心技术。其商业模式包括一次性开发费、软件授权费(单台收费)和运维服务,2023年Jetson相关业务收入达4.2亿元,占总收入11.4%,其中高毛利的软件授权业务贡献了1.8亿元收入,是业绩弹性的核心来源。随着Jetson Thor的推出,其单项目价值和软件授权费用有望进一步提升。

$天准科技(SH688003)$ 天准科技 (688003) 核心逻辑:公司是NVIDIA Jetson平台的金牌合作伙伴,双方是“芯片 + 整机 + 场景落地”的绑定式合作。其基于Jetson平台的“星智001”智能控制器,被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产品。关键点在于,基于新一代Jetson Thor平台的解决方案售价有望从之前的1.5-2万元大幅提升至3.5-4万元,这意味着天准科技的产品价值和收入潜力将随着Thor的普及而迎来成倍增长。

协创数据 (300857) 其具身智能服务平台Omnibot深度整合了NVIDIA Isaac Sim、Isaac Lab、Omniverse、GR00T和Cosmos等技术栈,自称是“NVIDIA在机器人应用场景的重要合作伙伴”。子公司奥佳软件取得了NVIDIA CLOUD PARTNER资质

阿尔特 (300825) 国内独立汽车设计龙头,采购英伟达全套OVX最新系统,配置的OVX服务器及Omniverse数量称冠汽车行业。与英伟达合作将Omniverse引入汽车研发设计及机器人开发。

智微智能 (001339.SZ) NVIDIA Jetson合作伙伴,提供人形机器人专用控制器 关键零部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

奥比中光 (688322) 核心逻辑:公司是3D视觉传感器龙头,其产品是机器人的“眼睛”。作为英伟达Jetson平台在传感器环节的合作伙伴,其3D相机已适配NVIDIA Isaac Sim仿真环境,能为机器人提供实时、高质量的3D环境感知数据。随着机器人对视觉感知能力要求的提升,奥比中光作为核心传感器供应商将确定性受益。

速腾聚创 (02498) 核心逻辑:作为全球激光雷达市占率第一的企业,速腾聚创也是英伟达Jetson Thor平台在传感器环节的合作伙伴。激光雷达(LiDAR)为机器人提供了另一双“眼睛”,尤其是用于高精度地图构建和避障,是其实现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传感器。 本体制造与战略合作方

$优必选(09880)$ 优必选 (09880) 核心逻辑: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与英伟达关系密切。其近期完成了超过24亿港元的配售融资,并获得国家主权基金等重要资本追捧,彰显了市场对其龙头地位的认可。更重要的是,它获得了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知的最大金额订单(超9000万元人民币),证明了其商业化落地能力走在前列。市场预期其后续产品有望采用英伟达的顶级计算平台。

#机器人# #英伟达# #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