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锂电产业链集体转向港股,是一场由“资本国际化+破局内卷+产能出海”多重逻辑驱动下的战略迁徙。
2025上市闸门开启,锂电行业多个公司相继启动IPO进程。
上半年A股IPO新增受理企业达177家,半年受理量超过去年全年;港股方面,上半年递表企业有240家,包括已成功上市的宁德时代,其以1.3万亿的市值缔造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除了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成功在A股或港股上市的锂电相关企业有:1月27日,海博思创登陆科创板;4月2日,首航新能上市成功;6月5日,优优绿能创业板上市成功。
今年上半年在A股或港股提交IPO申请的企业则有:海辰储能、双登股份、高特电子、思格新能源、麦田能源、华润新能源、南都电源、亿纬锂能等。
值得一提的是,“A+H”双上市趋势持续上扬。上半年最后一天,亿纬锂能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7月1日,欣旺达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不到一周后,星源材质、天赐材料相继宣布启动港股IPO。
包括此前已在港股上市的比亚迪、中创新航、瑞浦兰钧,以及上半年在港股交表的先导智能、中伟股份、格林美、南都电源等,主流锂电上下游企业纷纷扎堆港股,与两年前锂电企业奔赴瑞士GDR上市盛况十分相似。
锂电产业链集体转向港股,是一场由“资本国际化+破局内卷+产能出海”多重逻辑驱动下的战略迁徙。
IPO审核放宽,2025开启上市潮
2024年A股共有430家企业终止IPO,远超2023年的245家,其中包含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
经历了2024年A股IPO审核收紧,多家企业瞄准2025年推进上市计划。而A股IPO也不负众望从2024年四季度开始回暖,多家锂电产业链企业IPO过会,并在2025年年初迎来了储能系统第一股海博思创的成功上市。
此外,锂电行业洗牌也在加速企业的上市布局。
2024年国内锂电池供需错配,动力、储能电池价格快速下滑,传导至产业链企业利润承压。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通过上市实现资金筹集、提升技术水平、持续抢占市场份额、开拓新市场,是破局内卷的重要路径。
以海博思创为例,作为国内储能系统出货稳居前三的企业,在国内市场同样面临着与储能电芯一样的低价竞争问题,其储能系统业务的毛利率在3年来持续下滑。
对此,上市后的海博思创的目标是开拓国际市场,以改变收入结构来提高毛利率。
此外,锂电行业洗牌期反而可能成为加速中小企业上市的窗口。而对于规模较小的锂电配套企业而言,可凭借核心技术、差异定位,深耕细分领域实现突围。
6月26日,理奇智能创业板IPO获受理,该公司专注于物料自动配料、分散乳化、混合搅拌等物料自动化处理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制造、精细化工、复合材料等行业。
6月28日,慧谷新材创业板IPO申请获受理,在新能源领域的主要产品为集流体涂层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和储能锂电池正极集流体等。
值得一提的是,固态电池、大容量储能电池等下一代电池同样面临着技术路线选择、良率、量产等难题,而这些新电池产线的拉通及大规模复制,离不开这些配套企业的群策群力,未来或将催生更多配套领域的细分龙头。
以固态电池减压、大容量电池卷改叠为例,前者需要材料创新与制程工艺的配合,后者更是对主流卷绕工艺的权威挑战,哪些配套企业能够在细小环节给予支持或改变,都将成为下一代电池工艺的先驱者。
锂电上市企业为何扎堆港股?
早在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
除了政策的放宽,锂电产业链集体转向港股更看重“资本国际化+产能出海”下的成长路径。
一方面,锂电企业布局海外市场需要吸引海外资本、增强海外融资能力。
如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匈牙利基地需要海外资金输血、宁德时代港股IPO所募集资金也主要用于匈牙利一期、二期项目的建设、星源材质赴港IPO意在为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等。
另一方面,欧美本土锂电品牌大溃败、《欧盟电池法》推迟2年给中国锂电企业出海较大的窗口期。先是欧洲之光Northvolt提交破产申请,粉碎了欧洲自主生产锂电池的梦,美系储能集成商Fluence持续亏损、Powin宣布裁员,即将面临破产。
欧美锂电企业节节败退,中资锂电企业正加速海外产能及相关配套的建设。尤其是欧洲市场,电池法延期将充分给予中资企业布局欧洲产能充分的时间及窗口。未来,欧洲市场也有望去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锂电市场。
电池企业方面,宁德时代匈牙利工厂产能规划达100GWh,项目共分三期建设,而此次宁德时代在港股募集资金的90%将用于该工厂一期、二期的建设。
匈牙利同样吸引了亿纬锂能、欣旺达的布局。其中,亿纬锂能在港股所募集的资金同样将用于建设匈牙利工厂。
材料企业方面,已有多家头部企业布局海外产能:容百科技今年4月宣布将在波兰建设2.5万吨/年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天赐材料将在摩洛哥投资建设电解液与原材料一体化项目,年产15万吨电解液产品及其关键原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洛哥布局产能的天赐材料同样开启了港股IPO征程。设备企业方面,先导智能在今年同样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至此,中国锂电产业链从材料、设备、电池均有头部企业加入了“A+H”的队伍,锂电产业出海或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
■透视美国征收93.5%石墨反倾销关税
■电动两轮车出海第三世界
■美国关税大棒挥向东南亚,中国“新三样”转运模式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