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购置税优惠逐步退出,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真正的硬仗”。这也是车企和电池厂商必须全力跑出的关键期。
进入9月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明显热闹起来。智己、深蓝、极氪、问界、腾势等车企密集发布新车型,覆盖轿车、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
新车不仅在智能化配置和动力形态上不断推陈出新,背后也牵动着动力电池企业的排产和技术竞逐。
政策窗口加速“上新潮”
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将恢复征收车辆购置税,只是享受“减半优惠”,最高减免额度1.5万元。而2025年底前购车依然免征车购税。
对消费者而言,享受购置税全额免征政策的时间仅剩4个月不足,对车企而言,则是必须抓住的冲量窗口期。
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17.1万辆,同比增长18.3%,环比增长13%;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0.6万辆,同比增长16.5%,环比增长13.4%。
渗透率方面,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52.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55.1%。
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00.8万辆和70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30.9%,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7.5%。
50%销售渗透常态化,叠加政策退坡在即,车企更不敢放缓节奏,借新品上市和促销策略提前锁定用户,形成集中上新的市场景观。
新车型密集发布
电池配套更显差异化
在已上市车型中,智己LS6超级增程版搭载了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CLTC续航450km,可在15分钟补能310km,19分钟电量从0充至60%。
其磷酸铁锂增程版本则由正力新能独家供应,具备-35℃极寒1%电量连续三次启动不欠压的能力,寿命较传统电池提升50%,并通过行业独创的“翼翅顶盖”技术实现高安全。
深蓝S09超充版主打5C超充,10分钟补能50%,标配华为ADS 4.0智驾,搭载的是53.49kWh的电池,由宁德时代提供。
另外深蓝L06,纯电版配备56.12kWh和68.82kWh两种电池组容量,用的宁德时代电芯+长安金钟罩电池系统,支持3C超充(15分钟补能200km);增程版则是28.3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电池是时代长安(与宁德时代合资)、中创新航供应。
MPV市场的代表是通用GL8陆尊PHEV,由正力新能独家供应三元电池,电池包能量密度最高可达185Wh/kg,整包功率输出280kW,支持5C超快充,并在45℃条件下做到“永不热扩散”,安全性能远超新国标。
9月11日刚刚上市的北汽极狐T1,则搭载了广汽因湃提供的外供电池。这意味着因湃电池正式走出广汽体系,开启市场化供货之路。
其电芯单体比能量达到195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450Wh/L,并通过极片加长、极耳加宽及AI全检等工艺实现高一致性和快充性能。随着极狐T1落地,因湃电池的产业化节奏也在加快。
即将上市的极氪9X则全系搭载宁德时代6C骁遥电池,提供55.1kWh与70kWh两种容量,CLTC续航分别为220-302km和380km。其最大卖点是9分钟完成20%-80%补能,定位大型插混SUV,在续航与快充能力上形成差异化竞争。
从具体车型来看,宁德时代继续凭借“骁遥”系列在中高端市场保持领先,但正力新能通过航空电池技术反哺车用电池,在GL8和智己LS6上形成差异化优势;中创新航在深蓝系列中占据一席之地;广汽因湃则通过极狐T1实现对外供货。电池厂商之间的竞争正从规模比拼,转向技术、应用场景与客户结构的多维较量。
电池行业走出低迷
排产持续回升
新车型集中上市,直接拉动电池订单和排产。进入Q3以来,电池行业告别了前期的低迷状态,进入稳步回升通道。数据显示,三季度动力电池整体排产实现环比6%~8%的增长,延续了自8月以来的回升势头。龙头企业9月排产环比提升8%,达到70GWh,已连续两个月保持5%以上的增速。
这背后不仅是车企集中冲量带来的直接需求,动力电池企业的多元布局开始收效。例如多氟多在9月披露,其动力电池订单已排产至12月,储能业务保持稳健,两轮/三轮车电池则“蓄势待发”,有望带来超预期增长。如果产能释放顺利,预计明年出货量可达30GWh。
换言之,车企“抢政策窗口”的同时,电池厂商也在抓住机会,通过配套新品、拓展应用场景来提升自身成长韧性。正力新能借航空电池技术反哺车用电池,多氟多加快跨场景布局,行业竞争正走向“多点开花”。
2025车电共振关键期
整体来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上新潮与电池排产回暖形成了共振。政策的边际退坡使得车市需求被提前释放,车企借新品冲量,电池厂商通过技术突破和排产扩张受益其中。
对于行业而言,这既是政策退出前的最后冲刺,也是迈向完全市场化竞争的必经阶段。车企需要通过产品力和品牌力留住用户,电池企业则需要通过技术、质量和交付力强化话语权。
可以预见,随着购置税优惠逐步退出,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真正的硬仗”。而2025年,则是车企和电池厂商必须全力跑出的关键窗口期。
声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精彩
■欧洲7月车市大涨,磷酸铁锂加速上车
■储能缺芯潮:需求爆发与产业再平衡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下,电池后装市场“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