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先导智能股东。本文不保证判断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5 年 1-6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693.7 万辆,同比增长 40.3%,累计渗透率提升至 44.3%(同比提升 9.1 个百分点)。动力电池装 车量增速高于整车销量,1-6 月累计装车量达 299.6GWh,同比增长 47.3%,主要受益于商用车销 量增长带来的单车带电量提升,以及以旧换新政策延续与扩围的持续刺激。海外市场同样回暖, 中国厂商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
GGII 数据显示 2025 年 1-4 月国内固态电池扩产规划超 50GWh,拟投资总额约 150 亿元;大容量(50Ah 以上)全固态电芯研发测试进展顺利,即将陆续进入中试及装车测试阶段。
储能锂电领域因“抢装潮”与 90 天关税窗口期叠加影响,迎来“超级旺季”。GGII 数据显 示,2025 上半年储能领域出货量达 240GWh,同比增长超 100%;预计全年储能电芯出货 450GWh,储能系统出货 260GWh,增速在 30%-40%。第二季度表现尤为亮眼,环比激增 80%以上,同比增幅突破 110%。
新领域应用方面,锂电池正加速向“全场景电动化”渗透,覆盖 eVTOL 飞行器、机器人、电动船舶、工程机械等新兴场景。GGII 预测 2030 年上述场景锂电池需求量预计将分别达到 30GWh、 100GWh、100GWh、160GWh。
(1)2025 年 1-6 月公司营业收入为 152,900.56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7.48%,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确认收入 81,428.70 万元,相较于 2025 年一季度增长 13.93%,主要系 2024 年来公司结合行业发展情况,主动收缩客户群体,减少承接低毛利率订单,业务订单规模下降,但新项目订单的验收在逐步增加。
(2)2025 年 1-6 月,利润总额为 6,124.21 万元,上年同期为-21,579.13 万元;实现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341.02 万元,上年同期为-17,280.01 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830.99 万元,上年同期为-14,571.54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净利润 3,394.43 万元,上年同期为-17,135.28 万元;2025 年 1-6 月,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20 元,去年同期为-1.40 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 0.17 元,上年同期为-1.18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46%,较上年同期增加 8.84 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1.24%,较上年上升 7.43 个百分点。公司经营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向好,主要原因是控本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毛利率提升,项目周期缩短,期间费用总额及占比下降,以及客户回款转回部分信用减值损失。
(3)2025 年 1-6 月,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2,385.39 万元,上年同期为-11,720.49万元,其中 2025 年第二季度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540.77 万元,继续实现正流入。 一方面主要系公司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收款政策,同时加强与客户沟通新项目发货回款;另一方面 公司也进一步严控资金支出,优化调整供应商付款方式,以及通过严格落实成本与费用控制和人 员优化等措施有效减少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出所致。
现金流量表,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
利润表,研发费用持续下降,降至2022年以来最低。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持续下降(货币资金下降额与长期借款下降额对应得上)。应收款环比维持稳定,收款管理政策见效。合同负债环比微增(减少承接低毛利率订单,业务订单规模下降)。
小结:利元亨前几年扩张节奏太快吃了不少苦头,现阶段由扩张式发展转型高质量发展。主动收缩客户群体(会影响未来营收增长),减少承接低毛利率订单(会提高整体毛利率,但也影响未来营收增长),业务订单规模下降;成本控制及现金流已见成效。如硬币正反面,后面的订单规模及营收规模,很难有惊喜。
我按利元亨25亿营收规模,降本见效按10%净利率,利润乐观预计2.5亿。就算后面股市非常乐观,按40倍pe,市值=2.5x40=100亿
目前市值112亿。
明天一个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