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思维》中关于研收比系统有一个筛选条件,主张选择业务单一而不是混杂的,尤其是那些业务不太相关的公司。最近刚好看到可以作为案例的公司,记录并思考。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大族激光和大族数控,其中大族激光持有大族数控83.63%的股权,可以说是完全控股。大族数控的业务很单一,主要做PCB专用设备。而大族激光的业务就比较复杂,下游涉及:通用激光设备(28.6亿)、PCB设备(23.82亿)、锂电设备(9.23亿)、消费电子设备(8.15亿)、半导体设备(5.96亿)。接下来看看两家公司的盈利情况,截止25H1,大族激光的扣非净利润2.61亿(YOY 18.44%),大族数控的扣非净利润2.5亿(YOY 101%)。可以看到,虽然是子公司但是扣非净利润已经和母公司接近的水平了,而且因为体量小增速更快。
接下来看看市值对比情况,截止24年底,大族数控 VS 大族激光为:152亿 VS 254亿,到了25年9月30日,大族数控 VS 大族激光为:415亿 VS 419亿,基本持平,这期间大族数控上涨了263亿,大族激光则只上涨了165亿,几乎差了100亿,如果是从涨幅方面对比,则差距更大。
所以,为什么要选择业务单一的公司,100亿市值的涨幅差距就是原因。业务单一的公司,如果盈利能力更强那么更容易给高估值,这个高估值就是市场给予的流动性溢价,就大族数控而言,这个溢价就是100亿。那为什么业务单一的公司,流动性溢价会更高呢?因为当流动性来的时候,那些符合逻辑三性的更容易拔估值,就好比PCB爆单,你会首先去考虑最大业务是通用设备的大族激光吗?当然这只是一个特定角度,如果后续大族数控的其他业务能够爆单,那市值可能会继续拉开。这里有个反例是招商轮船VS中远海能,都以A股为例,最近油运运价大涨,为什么业务更复杂的招商轮船盘面更好涨幅更大呢?是因为招商轮船油散共振,或者说市场选择了从这个角度去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