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材股份(688563)作为国内航空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技术壁垒、客户资源、产品矩阵及行业地位等多个维度,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五大方面:
国家级技术积累与专利布局
公司依托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的 60 余年技术沉淀,形成了国内领先的航空材料研发体系。截至 2024 年,拥有 139 项授权发明专利(含 75 项国防专利),承担国家 “两机重大专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67。例如,其钛合金精密铸造技术可生产直径超 1.5 米的宽体客机发动机中介机匣,技术水平对标国际龙头 PCC 公司7;高温合金母合金覆盖国内全部批产航空发动机型号,纯度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标准710。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4 年研发费用达 2.42 亿元,占营收 8.26%,重点投向航空透明件、高性能弹性体材料等领域。通过 “揭榜挂帅” 机制推动 14 项关键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可用于低空飞行器的新型透明件材料,并完成适航认证8。此外,公司在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申请的冷却功能金属回收装置专利实现了航空废料的熔炼再利用,进一步巩固循环经济优势1。
工艺设备与制造能力
拥有全球领先的大型等温锻造设备、真空熔炼炉等核心装备,例如钛合金事业部配备的 Φ6.2m*18m 热压罐,可满足宽体客机发动机大型复杂薄壁结构件的生产需求。同时,公司建立了从材料研发、成型工艺到性能测试的全流程验证体系,确保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710。
四大核心业务协同发展
钛合金精密铸造:国内唯一能批量生产 LEAP 发动机中介机匣的企业,为空客全球三家钛合金铸件供应商之一,产品应用于 GE9X、Trent-XWB 等国际主流发动机710。
高温合金母合金:覆盖国内全部批产航空发动机型号,市场份额超 80%,并拓展至核电、医疗等民用领域710。
橡胶与密封材料:承担国产飞机几乎所有型号的密封件研制任务,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同时向高铁、新能源等领域延伸7。
飞机座舱透明件:主导第三代 / 四代战斗机透明件供应,新型直升机透明件市占率超 60%,并参与 C919 风挡玻璃国产化项目78。
军民融合与国际市场拓展
公司产品已批量应用于 C919、ARJ21 等国产大飞机,同时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成为空客、赛峰、罗罗等企业的长期供应商。2024 年与国外客户签订 21 亿元钛合金零件长期框架合同(2025-2030 年),进一步巩固全球市场地位89。
顶级客户深度绑定
国内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等核心央企,军品收入占比近 70%,合作关系稳定且排他性强。例如,高温合金母合金业务前五大客户占比超 95%,钛合金铸件前五大客户占比超 90%1011。国际市场方面,连续多年获得罗罗、赛峰 “优秀供应商” 称号,成为全球航空产业链关键一环27。
资质与认证壁垒
公司拥有 AS9100D 航空质量管理体系认证、NADCAP 特种工艺认证等国际资质,产品需通过严格的适航审查(如 FAA、EASA)。例如,其高温合金母合金需满足航空发动机叶片生产的超高纯净度要求,技术门槛极高710。
产能扩张与战略储备
通过募投项目建设,公司正在推进大型飞机风挡玻璃、航空发动机高温母合金制品等生产线升级,预计 2025 年产能提升 30% 以上。成都、西安等产业基地的投产,将进一步强化区域化交付能力68。
供应链垂直整合
公司构建了从原材料熔炼、精密铸造到表面处理的全链条产能,关键环节自主可控。例如,钛合金铸件业务实现从钛锭采购、模具设计到成品交付的闭环管理,显著降低外部供应链风险710。
国家战略核心受益者
作为国产大飞机、航空发动机等国家重大专项的核心供应商,公司深度受益于 C919 规模化交付、长江 - 1000A 发动机国产化等政策红利。2024 年 C929 复材工装订单(1.05 亿元)的落地,标志着其在宽体客机领域的突破810。
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在航空材料细分领域,公司市场份额领先:钛合金铸件国内军品市场占比超 60%,高温合金母合金覆盖国内 90% 以上在役发动机型号。2024 年入选 “科改示范企业”,进一步凸显其行业标杆地位68。
航材股份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技术垄断性、客户稀缺性、产品不可替代性三大核心要素。其作为国内航空材料 “国家队”,既是国产装备自主可控的关键保障,也是全球航空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短期看,21 亿元国际订单和募投项目投产将驱动业绩增长;中长期看,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的拓展,有望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在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 的行业逻辑下,航材股份的技术壁垒和行业地位使其具备穿越周期的能力,是航空材料赛道的稀缺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