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英特尔来说,想要在先进制程上有所作为,区区89亿美金是远远不够的。哪怕把之前软银的20亿美金都加上,离真正填补资金缺口也还有巨大的差距,这是客观事实;
2、但是这件事主要的意义并不在于资金规模, 而是当美国政府真正成为英特尔的股东之后,无论是以重振制造业的名义,还是以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化为借口,总之能够通过关税在内的政治手段,为英特尔带来多少外包业务的新增订单,这才是事情的重点;
3、之前川普和陈立武之间的那一出戏,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搞不懂川普在耍什么花样。现在回过头来看则很清楚:浑身江湖气的川普,想要在真正掏出支票本之前,对陈立武进行一次政治服从性和忠诚度的测试,仅此而已。至于过程中随便找的那些借口,其实根本就无关紧要。
4、台积电当然可以帮美国人(在北美的土地上)生产芯片,他们也正在这么做。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台积电是给不了的,不但现在给不了,以后也给不了。
5、这里的供应链安全性,简单点儿理解,就是当宝岛上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之后,北美的台积电工厂仍然能够正常生产并保持稳定的技术迭代。这事儿,台积电是真的做不到,这和管理层的主观意愿压根没有任何关系。
6、结果到最后,不管有多不情愿,川普政府还是要把目光看回到英特尔,这是不可避免的。
7、无论是之前的基辛格还是如今的陈立武,都选择了在先进制程工艺上维持巨额投入,这个是被无数股东们所诟病的。大家都觉得,既然当代最顶尖的芯片厂商大部分都是fabless,那么你蓝厂也应该fablass,胆子大一点,下手狠一点,关闭工厂/去制造业,则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8、但转型为fabless并不能解决英特尔真正的问题。大家都觉得英特尔最大的问题是制程落后于台积电,这个看法不算错,但并不全对。英特尔目前面临的最根本性的挑战在于,x86市场本身在持续衰退,而转型fabless并不能帮英特尔解决这个问题,相反还会失去美国国内的政治支持;
9、英特尔可能永远都无法在绝对的制造成本上打赢台积电,就像能造出星舰的美国人,永远无法生产出比义乌更便宜的小商品一样。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成本的绝对值本身,而是说,美国人为了所谓的半导体供应链的安全性,究竟愿意额外付出多高的成本?说到底,在“价廉物美”和“贵到恰好还能忍受”之间,存在着巨大无比的中间地带……
10、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的18-24个月,我们应该会看到很多一线巨头,以一种捏着鼻子、不情不愿的姿态,把一些非核心业务的订单交给英特尔的IFS,以换取政府在关税方面的某些抵扣/减免。如果这个过程能够顺利推动下去,14A以及再之后的制程就会得以继续迭代发展,一直到成本和良率上更有竞争力的那一天到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