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坚韧不拔、奋斗创新…中国的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浪潮中最具活力的浪花。在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推动下,我们开启了“浙银故事惠”,记录下一批银企携手、相互成就小微成长的温暖故事,也讲述浙商银行践行“深耕浙江”战略,一路暖心护航实体的担当。
温州商人陈景力,现在依然有一个职业习惯,每次看到各种建筑屋顶,都会情不自禁地“计算”一番。
“限电焦虑”怎么破?他“灵光一闪”
夏天一到,工厂最怕什么?曾经从事传统制造业的温州商人陈景力深有体会——每当用电高峰来临,就要“限电”,工厂的生产线无奈按下“暂停键”,订单交付周期拉长,哪怕生意上门,也只好咬咬牙放弃合作。
“限电焦虑”一度是陈景力经营路上的一块“心病”。 转机发生在2022年。一家光伏企业上门,提议在工厂闲置屋顶建分布式光伏电站。
“靠谱吗?”陈景力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同意了。
不成想,这一试效果超出预期!光伏发电直接接入工厂电网,电价比工业用电低了一大截,哪怕“限电”工厂也能维持基础生产,再也不用为突然停工手忙脚乱!
尝到甜头的陈景力灵光一闪:温州为“限电”发愁的企业那么多,他们肯定也需要这样的“绿色解药”!
他毅然下定决心,告别熟悉的老本行,开启创业新起点。
有了“绿色解药”,电费打6折!
2024年,陈景力与瓯江控股集团合作,成立瓯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负责温州眼谷科创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时,他遇到了难题——该项目的建设屋面设备多,光伏设备得整体抬高安装,造价高出普通光伏项目一大截,企业现金流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项目推进也跟着慢了下来。
陈景力的难题,在光伏产业链上小微企业中较为常见。浙商银行温州分行率先洞察这一行业共性,在专项行业调研基础上,创新推出“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集群项目”融资方案。“走千企访万户”专项行动中,分行服务小组上门与陈景力深入沟通,诊断企业经营状况,并迅速通过上述方案为其发放540万元贷款,高效化解了燃眉之急。
有了融资助力,陈景力的光伏事业开始加速布局。
温州鞋业,尤其是皮鞋制造闻名全球,被誉为“中国鞋都”。其中,“中国鞋都鞋革城”就是当地地标性鞋业行业市场,展现温商奋斗精神的《温州两家人》剧组,就曾来此取景。
园区占地面积约100亩,2300多间商铺,周边有2500余家制鞋企业,一到限电高峰季,每周就有3-4天不得不停产。
陈景力观察发现,园区屋顶空置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之多!于是,一个项目装机容量3261.735kwp、铺设7248块光伏组件的光伏项目,在陈景力的力荐下引入园区。
项目投入使用后,企业用电的费用迅速从均价0.86元/度的公网电,变成不足0.5元/度的光伏电,几乎“打对折”!“限电”烦恼迎刃而解,甚至还有“盈余”,项目年发电量约330万度,企业光伏电量利用率约80%,每年节省电费约93万元。
“我们建设的光伏电站,合计年发电已经超过3000万度,年均为企业节省电费支出超900万元,降本比例可以达到41%。”提起帮助自己的客户实实在在节约了用电成本,陈景力脸上满是笑意。截至目前,该企业已累计为全国40多家客户提供了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小微金融“一滴水”,普惠金融的“一片海”
小微金融“一滴水”的背后,是普惠金融的“一片海”。以温州分行为例,截至目前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超150亿元,服务客户超7000户。通过“光伏贷”分行已支持建成超13万千瓦光伏电站,如果算笔环保账,这些光伏电站每年能省4万吨标准煤,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1万辆小轿车4.5万公里的排放量。
金融活水为中小微企业低碳转型“赋能”,既是浙商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生动缩影,也体现了坚决贯彻“深耕浙江”战略的决心。今年,浙商银行已全面启动新一轮“深耕浙江”三年行动,上半年省内融资服务总量达1.12万亿元,较年初新增985亿元,省内小微企业融资余额超1400亿元。在浙江这片分布式光伏的高地上,浙商银行围绕光伏产业上下游推出的“光伏贷”产品已累计发放超20亿元,支持超1万户光伏行业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 证券市场周刊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