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发了篇讲大摩分析中国稀土产业和人型机器人关联的,预测一旦人型机器人真的普及,会造成稀土大规模短缺。
为什么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然跃居世界前列?其秘密在于用于机器人关节的稀土磁铁的技术实力。
机器人上相当于汽车引擎的核心零部件是控制关节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性能由使用钕等的稀土磁铁左右。在这种稀土磁铁领域,日本曾占优势,但现在全球8成的份额掌握在中国手中。
美国摩根士丹利的统计显示,2050年人形机器人在世界上的普及数量将超过10亿台,将替代中美和高收入国家劳动力的3~4成。另一方面,一台机器人需要2~4公斤钕磁铁,需要0.6~1.3公斤钕镨合金。
随着机器人普及而增强的中国稀土主导权
将这一推算与英国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矿物相关供需预测结合起来发现,由于机器人的迅速普及,钕镨合金从2037年开始转为供应短缺,到2046年短缺量将达到47%。中国的稀土主导权越来越强。如果世界在这种状态下转向依赖机器人劳动的社会,那么今后面临的有可能是越来越无法反抗来自中国的支配。
世界各国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只能扩大稀土的生产或减少消费,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走。
美国和日本计划加快开发新矿山,但据称从勘探到生产需要15年以上。以现在的规模来看远水解不了近渴。虽然钕磁铁的替代技术已经存在,但在不使用高性能钕的情况下挑战最尖端机器人的开发,在激烈的开发竞争中无疑会成为沉重的绊脚石。
$北方稀土(SH600111)$ $广晟有色(SH600259)$ $宁波韵升(SH600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