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雪球我回来了
 · 上海  

英搏尔(300681.SZ)在关节模组领域的布局已形成明确的技术路径和产业化策略,其核心是通过战略合作、技术复用和产品创新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赛道。以下是具体布局分析:
🤝 一、战略合作:联合产业链资源
1. 与丰立智能深度绑定
- 双方于2025年4月签署协议,整合英搏尔的电机电控技术与丰立智能的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技术,共同开发“电机+减速器”集成化关节模组。
- 合作覆盖新能源汽车、eVTOL及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目标是为灵巧手、腿关节等提供高精度传动解决方案。
⚙️ 二、核心产品:灵巧手与关节电机
1. 23自由度灵巧手
- 技术路线:采用腱绳驱动+局部丝杠设计,自由度达23个,灵活度接近人手,可执行精密装配、危险环境作业等任务。
- 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9月正式发布,专利申请同步推进,初期定位工业场景总成产品,后续拓展至人形机器人。
2. 高功率密度关节电机
- 技术复用:移植新能源汽车“集成芯”技术,采用植入式油冷、径向磁通架构,功率密度较传统方案提升近一倍,体积缩减50%。
- 适配场景:满足人形机器人对散热、小型化、高可靠性的严苛需求,已与青岛GH(小米代工厂)合作推进产业化。
🔬 三、技术优势:复用与创新
1. 底层技术迁移
- 将eVTOL领域的电机技术(如高功率密度、轻量化设计)复用于机器人关节模组,缩短开发周期70%,并实现:
- 功率密度达12kW/kg(行业领先);
- IP67防护等级,适应复杂工况。
2. 闭环控制能力
- 结合自研驱动系统与丰立智能减速器,形成高精度运动控制模块,提升关节模组的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 四、产业化进展与客户绑定
1. 合作深化
- 青岛GH:联合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从部件供应向整机配套延伸。
- FLZN(未公开客户):开发新型关节模组,技术指标领先行业,预计2025年内完成产品验证。
2. 产能与场景落地
- 灵巧手初期聚焦工业自动化(精密制造、装配等),后续逐步导入人形机器人整机供应链;
- 腿关节电机研发加速,瞄准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需求。
📈 五、市场策略与增长潜力
1. 渐进式渗透路径
- 先通过工业场景(如自动化产线)验证产品可靠性,再切入人形机器人市场,降低商业化风险。
2. 市场空间测算
- 单台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ASP约3万元,若渗透百万台市场的10%,对应收入30亿元。
- 行业预测: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50亿元,2035年突破3000亿元(2025-2035年CAGR 53.15%)。
⚠️ 风险与挑战
- 量产进度:灵巧手9月发布后需验证量产能力,关节模组工艺稳定性待测试。
- 技术迭代:谐波减速器成本高企(较行星方案贵5倍),需与丰立智能协同降本。
- 客户依赖:当前合作以战略绑定为主,需警惕订单落地延迟。
💎 总结
英搏尔通过 技术复用(新能源→机器人) + 产业链协同(丰立智能) + 场景分级渗透(工业→人形) 三轨并进,快速卡位关节模组赛道。短期看灵巧手量产落地,中期看关节电机在头部整机厂的配套突破,若技术验证顺利,有望成为继低空经济后的第二增长极。需紧密跟踪2025Q3产品发布及客户订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