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09992)$ $萃华珠宝(SZ002731)$ $力量钻石(SZ301071)$
这张“河南系大棋”已经写好 60% 脚本
官方现在说“没有”,但泡泡玛特已经证明自己能把珠宝卖出溢价,萃华也留了“以后再说”的后门; 2025 年内大概率不会官宣,2026 年若看到萃华门店里出现 LABUBU 足金吊坠,不要惊讶。
力量钻石负责产能、萃华珠宝负责门店、泡泡玛特负责流量与溢价,只差监管点头和价格止跌的临门一脚。一旦成行,就会把“培育钻石+IP珠宝”装进同一个 300 亿估值的壳里,成为中国版的“Signet × De Beers × Disney”。
时间节点猜想:
2025-09 瘦身完成
2025-12 第一次现金收购30%
2026-03 萃华全年利润>1.8亿
2026-06 第二次换股+现金收购70%
2026-07 更名“豫钻控股”
力量钻石:缺终端
年产 200 万克拉 CVD,但下游零售只摸到 7% 渗透率,急需门店泄洪。
萃华珠宝:缺故事
3000 家门店、老字号,但金价涨抑制消费,需要高毛利新品类。
泡泡玛特:缺重资产
账面 70 亿现金,自营珠宝品牌 POPOP 已在上海/北京连开两店试水贵金属 。
河南资本:缺壳
力量钻石在科创板估值低、流动性差;萃华 40–50 亿市值的珠宝壳干净可装。
邵增明用商丘汇力减持套现 8–10 亿元,二级市场再举牌萃华至 10%+,拿下董事会席位。
郭英杰家族质押盘在 12 元附近,股价一旦拉升即可解押,乐见“新故事”。
力量钻石把 CVD 培育钻石业务分拆估值 60–70 亿元,1:1 换股注入萃华。
泡泡玛特以 8–10 亿元现金参与定增,持股 8–10%,并授权四大顶流 IP(Labubu、Molly、Skullpanda、Dimoo)做联名珠宝。
交易后股权结构:
邵增明 25–28%(实控人)
泡泡玛特 8–10%(战略二股东)
郭家 15%(财务退出通道)
3000 家萃华门店改造“IP 珠宝专区”:
培育钻石毛利 60%+IP 授权再抽 10%,整体毛利率从 8% 抬到 25%+。
估值切换:零售 25×PE + 培育钻石 35×PE,市值看到 300–400 亿元(现价 4–5 倍空间)。
监管放行 概率70% 分拆资产>100%利润触发借壳,需分步或国资背书
价格战刹车 概率60%CVD 现货价若跌破 25 美元/克拉,估值模型全毁
三方博弈 概率65% 郭家质押平仓线、邵氏控制权、泡泡折价诉求
加权成功概率:≈ 60%
失败概率:≈ 40%(监管/价格战/质押连锁爆仓)
把监管红线、时间表、资金路径、人事安排全部对齐后,最可能落地的“通关剧本”只有一条:“三步瘦身 + 两步融资 + 一步换股”——时间跨度 18 个月,成功率约 75%。
力量钻石 CVD 板块:净利 2.5 亿元,估值 70 亿元
萃华珠宝:扣非净利 0.17 亿元,总市值 50 亿元
红线:利润占比 2.5/0.17 ≈ 1470%,触发借壳
目的:把“被注入利润”压到 1.5 亿元以下,占比<100%
剥离亏损资产
– 把力量钻石里毛利率<15%的旧设备、贸易子公司全部留在母公司
– 剥离后 CVD 板块净利 1.45 亿元
一次性减员+政府补贴
– 母公司裁员+设备减值,确认 0.3 亿元一次性亏损,冲抵当期利润
– 河南省“先进制造业补贴”0.2 亿元直接冲减费用
结果
– 被注入利润≈1.45 亿元
– 红线占比≈1.45/0.17 = 853% → 仍超标,继续下一步
目的:把分母做大到 1.5 亿元以上,同时不触发借壳
国资+战投现金增资
– 河南省新兴产业基金 5 亿元
– 泡泡玛特 5 亿元
– 合计 10 亿元增资 CVD 主体,估值抬到 80 亿元
会计处理
– 增资后 CVD 主体净利润不变,但净资产增加 10 亿元
– 萃华以 现金收购 30% 股权(24 亿元对价)
– 当期仅确认 30%×1.45 亿元 = 0.44 亿元投资收益
– 交易当期利润占比 = 0.44/0.17 ≈ 259% → 仍超标,但已靠近
并行动作
– 邵增明用商丘汇力减持资金(已落袋 8–10 亿元)二级市场继续增持萃华至 8–10%,锁定董事会席位
目的:完成剩余 70% 股权注入,并彻底避开借壳
萃华自身利润抬升
– 古法金+IP 珠宝旺季,2025 全年扣非净利 1.8–2.0 亿元(金价+旺季+门店改造)
剩余 70% 股权注入
– 交易对价 56 亿元,其中:
• 40% 现金(22.4 亿元,来自银行并购贷 + 国资配套)
• 60% 股份(33.6 亿元,按 1:1 换股)
– 当期确认投资收益 = 70%×1.45 亿元 = 1.02 亿元
– 利润占比 = 1.02/(≥1.8 亿元) ≈ 56% < 100%,红线解除
股权终局
– 邵增明合计持股 25–27%(实控人)
– 河南国资 8–10%(战略二股东)
– 泡泡玛特 7–9%(IP 授权 + 渠道入股)
– 郭氏家族 12–15%(财务投资,质押已解)
门店升级:3000 家萃华门店新增“IP 培育钻石专区”,单店投入 5 万元,12 个月回本
估值切换:培育钻石 35×PE + 珠宝零售 20×PE,整体市值 300–400 亿元
退出通道:国资 3 年后可协议转让给产业基金;郭家股权可大宗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