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中集团(SZ300428)$ 回复了一个互动易,原文引用分享一下。
【可钎焊材料是液冷导流板实现结构集成与可靠散热的核心支撑,通过钎焊工艺解决流道密封、部件连接难题,同时保障导热效率,广泛适配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储能等领域需求。公司研发的低导热可钎焊压铸铝合金能够解决现有的变形铝合金导热率偏高而低导热场合无法适用的问题,以铸代锻,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制造成本,且该产品在材料成本和铸造性能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目前已对接汽车热管理系统液冷流道板上的验证和应用;公司研发的高导热可钎焊压铸铝合金并正在积极拓展储能、算力中心液冷系统领域的应用,但目前还未实现营业收入,请注意投资风险。】
可钎焊材料就是“能在中等温度(一般<650 ℃)被熔融钎料润湿、填满缝隙、形成致密接头”的金属或合金。它本身不一定是焊料,而是“可以被钎焊”的母材。
核心卖点:
1. 表面可去膜(铝的氧化膜、不锈钢的 Cr₂O₃ 等)
2. 与钎料互相扩散,形成牢固冶金结合
3. 焊后不变形、密封、耐压、耐腐蚀 在液冷板里最典型的可钎焊材料是“铝-硅系”变形铝合金(3003、6063、6061 等)和“铝-硅-镁”压铸铝合金;它们既当母材,也常被复合一层 4xxx 系钎料(4045、4047)做成“单面或双面复合板”,真空钎焊时自带头皮,省得再铺焊丝。
液冷导流板(也叫液冷流道板/液冷板)负责把冷却液均匀送到电池或芯片底部,带走热量。它要“又长又薄又密封”,传统熔焊易烧穿、变形大,所以 90% 以上采用真空钎焊或可控气氛钎焊,流程:
1. 底板、翅片/流道片、盖板三件都是可钎焊铝合金
2. 叠片前用酒精擦净,装配间隙 0.05-0.15 mm(钎料毛细最佳)
3. 进真空炉,升温到 590-610 ℃,复合层先熔化→靠毛细作用填满缝隙→冷却形成一体
4. 出炉后做 0.3-0.6 MPa 水压/氦质谱检漏,漏率<1×10⁻⁹ Pa·m³/s 算合格 这样得到的焊缝连续、无气孔,导热系数只比母材低 5-8%,却能把流道密封寿命做到 10 年以上,满足动力电池包 1 C-4 C 快充、数据中心 50-80 kW 机柜的苛刻工况。
简单总结便是:可钎焊铝材让“轻量化+高密封+高导热”同时实现,是液冷导流板能批量上车、进机房的幕后功臣。 #液冷# #液冷板# #液冷概念大幅飙涨,新的AI炒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