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静待花开十八载
 · 上海  

面板行业研究告一段落,达到了重仓配置的标准,但还没达到打孔的标准。在此做个小结。
1、LCD因为资本周期反转和竞争格局的改善,结合OLED技术对其迭代存在一个较长窗口期,如期间需求平稳,LCD头部企业基于默契下的按需生产有望把行业历史投资集中赚回来。思来想去,这个模式应该介乎于二代制冷剂和三代制冷剂的一个中间模糊状态。后续行业竞争格局的稳定性需要持续关注稼动率变化。
2、显示技术目之所及的终局是MicroLED直显。当前的技术高地是OLED技术,整个面板显示行业的核心价值量集合于此,三星依靠其技术领先获取了最大的价值量。但基于MiniLED对LCD的续命,不同于LCD对CRT的颠覆性革命,LCD生命周期有望延续更长。这也是上述制冷剂类比的出发点。
3、OLED在手机领域形成明显替代,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将会在IT的NB和MNT领域形成冲击,但这里涉及到高端OLED和低端OLED两个领域,实质是两套逻辑和供需结构,对应的公司分别是京东方TCL科技的逻辑展开方向。未来,需要对这两个方向的技术进步保持跟踪。
4、面板下游TV、NB、MNT、PC、车载以及其他小众领域,优势企业和竞争格局有一定差异,结合不同技术路线对其渗透可行性和进程,追求最大利润弹性需要在这里去挖掘。
5、顺财政周期买高端白酒,逆财政周期买显示面板,这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国家反内卷是高度契合的,也是资本周期的核心出发点之一。
6、根据梁建章的理论,创新力=人口数量*人口能力*(内部交流量+外部交流量),基于此,从理论上来说,国内的显示技术超越韩国只是时间问题。
7、估值一门艺术,风来了大象也能飞起来,没风羽毛也只能趴在地上。财务折旧的业绩周期创造了套利机会。
8、科技股的潜在高收益,和其研究难度是高度正相关的。
9、中特估并非一个口号,这本质是公司和投资者的双向奔赴。$京东方A(SZ000725)$ $TCL科技(SZ000100)$查看图片

@静待花开十八载 :显像管显示技术被美国无线电公司在1946年发明,后来1960后在日本精益制造下做大做强,奠定其全球垄断地位。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电视产业遭遇重挫,1997年后韩国逆势扩张,基于液晶显像技术打破日本垄断,成功接棒。
现在又是一个30年的产业轮回,这次似乎已经轮到了中国,等待一个更加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