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股份(SZ300693)$
结合当前市场数据和行业趋势,盛弘股份(300693)的估值修复空间可从以下几个维度综合分析:
一、当前估值水平与行业对比
截至2025年8月12日,盛弘股份收盘价为34.66元,总市值108.42亿元,对应PE(TTM)为24.89倍,PB为5.73倍。从行业横向对比来看:
- 储能行业:板块平均PE为114.84倍,但细分领域存在差异。例如,海博思创(储能系统集成商)PE为26.15倍,南网储能(抽水蓄能龙头)PE为26.25倍 。
- 充电桩行业:挚达科技(家用充电桩龙头)因竞争加剧导致均价持续下降,2025年Q1毛利率承压 。行业头部企业如特锐德PE约35倍,而盛弘股份充电桩业务毛利率(约39.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 电源设备行业:行业平均PE为80.95倍,中值41.14倍,盛弘股份当前PE仍低于行业中值 。
二、估值修复的核心驱动因素
1. 业务结构优化与增长潜力
盛弘股份形成“储能+充电桩+电能质量设备”的多元布局,2024年储能业务收入占比达40%,充电桩占比28% 。具体增长点包括:
- 储能:2023年海外储能PCS出货量全球第四,苏州5GW储能设备项目2024年投产,2025年产能利用率提升将推动收入增长 。
- 充电桩:中标安徽迎江经开区充电桩项目(金额约500万元),且受益于“光储充一体化”政策(2027年前新建超充桩需配套光伏+储能),公司480kW超充桩已量产并获欧洲订单。
- 数据中心:HVDC(高压直流电源)送样验证进展顺利,叠加APF设备配套,该业务收入有望从2023年的9.1亿元增至2026年的20亿元 。
2. 盈利预测与券商目标价
多家机构基于2025年盈利预测给出目标价:
- 保守情景:若按2025年归母净利润5.6亿元(中国银河预测)、PE 25倍计算,合理市值为140亿元,对应股价44.7元 。
- 中性情景:若净利润达6.4-8.52亿元(股吧综合预测),PE 25-30倍,对应市值160-255.6亿元,股价51.1-81.7元 。
- 乐观情景:若储能和充电桩业务超预期增长(如海外订单爆发),PE可达30倍,对应市值255.6亿元,股价81.7元 。
3. 估值修复的催化剂
- 技术验证进展:HVDC在数据中心领域的送样验证结果可能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因素 。
- 产能释放节奏:苏州储能基地产能爬坡进度、海外认证(如UL、CPUC)落地情况将影响市场对业绩兑现的信心。
- 政策红利:新型储能政策(如《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和“双碳”目标持续利好行业需求。
三、风险提示与关键假设
1. 风险因素
- 行业竞争加剧:储能PCS和充电桩领域价格战可能压缩毛利率。2024年盛弘股份整体毛利率为39.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 。
- 应收账款风险: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2023年有所增加,需关注现金流健康度 。
- 海外市场波动:欧美贸易壁垒(如美国IRA法案对储能组件的本地化要求)可能影响海外订单落地节奏。
2. 关键假设
- 盈利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5.6-8.5亿元(机构预测区间),对应EPS 1.8-2.7元 。
- 估值模型:采用PE法,参考储能设备龙头阳光电源(PE约30倍)、充电桩龙头特锐德(PE约35倍),给予盛弘股份25-30倍PE估值。
四、估值修复目标测算
(一)基于行业平均PE的修复空间
- 储能业务:若按行业中值PE 35倍计算,2025年储能业务收入(预计20亿元)对应市值700亿元,但需扣除其他业务估值。
- 综合估值:采用分部估值法,假设储能、充电桩、电能质量设备分别给予30倍、25倍、20倍PE,2025年对应市值约为:
- 储能(收入20亿元):20×30=600亿元
- 充电桩(收入15亿元):15×25=375亿元
- 其他业务(收入15亿元):15×20=300亿元
- 合计合理市值:600+375+300=1275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10.7倍空间。这一测算基于业务超预期增长,需结合实际业绩动态调整。
(二)基于券商研报的目标价参考
- 华福证券:首予“买入”评级,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5.71亿元,对应PE 16倍(当前市值108亿元),目标价44.7元(25倍PE) 。
- 股吧综合预测:2025年合理股价区间为50-70元,对应市值156-218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44%-101%上行空间 。
- 东方财富网研报:2026年目标价对应25倍PE(市值200亿元),较当前市值(75亿元)具备150%上行空间 。
五、结论与投资建议
综合来看,盛弘股份当前估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估值修复空间主要取决于储能和充电桩业务的业绩兑现能力。若2025年净利润达6.4-8.5亿元,合理市值区间为160-255.6亿元,对应股价51.1-81.7元,较当前股价存在47%-136%的上涨潜力。
操作建议:
1. 短期:关注HVDC验证进展、储能产能爬坡及海外订单落地情况,若PE修复至行业中值41倍,对应股价约54元。
2. 中长期:跟踪“光储充一体化”政策落地效果,若2026年数据中心业务收入突破20亿元,市值有望冲击200亿元,对应股价63元 。
3. 风险控制:若2025年Q2净利润增速低于10%或毛利率持续下滑,需警惕估值下修风险。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