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困境反转十大黑马 之 莱美药业】3、中恒集团转让莱美股权的合理价格和期望值

用户头像
赤子的江湖
 · 北京  

$中恒集团(SH600252)$ $莱美药业(SZ300006)$ $股权转让(并购重组)(BK0569)$

中恒集团去年底曾经准备公开征集转让莱美药业的控股权,后公告暂缓。

现在大盘向好,莱美药业的纳米炭铁已经顺利展开二期临床、创新药正在全球资本热捧的风口上。

那么,中恒集团对莱美股权的合理转让价 或者说期望值,到底应该在什么价位?

【华远投资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中恒集团对莱美药业股权的合理转让价或期望值分析


一、基础定价逻辑

历史成本与保本需求

中恒集团2020年定向增发成本价为4.45元/股,叠加资金成本后实际成本约4.8-5.0元/股(按5年融资成本4%-5%估算)。若仅考虑保本退出,转让价需覆盖历史投入并实现微利。

当前市场估值锚点

股价表现:截至2025年7月25日,莱美药业收盘价5.00元,年内涨幅36.61%,但市净率(PB)仅2.84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3-5倍水平。

可比交易:近期医药行业控股权转让案例中,PB中枢约3.5倍(如2024年某创新药企控股权转让PB为3.8倍)。

二、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产品研发管线价值重估

纳米炭铁(CNSI-Fe):二期临床进展顺利,若2026年获批上市,预计适应症扩展至结直肠癌等大领域,峰值销售额或达10亿元,按创新药估值模型(PS 5-8倍)对应估值50-80亿元。

创新药储备:全球资本热捧背景下,若2025-2026年有1-2个IND获批,估值溢价将进一步释

三、合理转让价测算

估值维度/保守估值(亿元)/中性估值(亿元)/乐观估值(亿元)

逻辑依据

1、市净率法/15.0/18.0/22.0
当前净资产5.28亿元(2024年报),PB 3-4倍
2、DCF模型/18.5/25.0/35.0
假设2027年扭亏,WACC 10%,永续增长率3%
3、可比交易法/20.0/28.0/36.0
参考同类创新药企控股权转让案例(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

综合结论

中恒合理的价格区间:6.5-7.0元/股(对应PB 3.2-3.5倍),覆盖中恒集团历史成本并留出10%-15%安全边际。

中恒可能期望的理想价格:8.0-10.0元/股(对应PB 4.0-5.0倍),反映创新药管线潜在价值及行业估值修复空间。

四、风险折价与谈判空间

风险因素可能导致价格上涨乏力

莱美药业持续亏损(2024年亏损892万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1378万元)。

中恒集团自身业绩承压(2024年亏损3.77亿元),可能急于回笼资金。

创新药研发失败风险(纳米炭铁二期临床成功率约50%-60%)。

谈判弹性空间

国资背景加持:广西国资委或通过协调资源(如医保准入、生产基地支持)提升标的吸引力,降低折价率。

分阶段付款或定向增发:若受让方接受“现金受让股权+股权置换”或“现金受让股权+莱美定向增发”方案,可提升实际交易估值。

五、市场预期与股价催化

短期催化剂:2025年三季度纳米炭铁二期临床数据可能披露、创新药IND申报进展顺利。

中期目标价:若转让价落地6.5元/股,对应市值60.72亿较当前52.8亿元市值有15%上涨空间);8.0元/股,对应市值85亿元(较当前52.8亿元市值有60%上涨空间),可能触发市场对莱美药业创新药概念的重新定价。

研究结论

中恒集团莱美药业的合理转让价区间为 6.5-7元/股,理想状况下的最高期望值8-10.0元/股,核心取决于受让方对创新药管线价值的认可度及风险偏好。

若谈判顺利且临床数据积极,有望突破8.0元/股,实现国有资产优化与受让方长期布局创新药产业的双赢局面。

反之,则莱美股价在现有4.5-5.5元/股区间波动。

#2025投资展望# #创新药# #创新药时代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