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价值该如何衡量?很多投资者和分析师们鼠目寸光,仅以国内的一亩3分地的眼光进行判断,个人认为是不妥的。对战略性资源,更应该以全球的视野来考虑问题更合适。
~~~~~~~~~~~~
一,世界各国开始争相争夺锂矿开采权,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近两年中欧美把锂矿资源写入战略性资源目录,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国家也纷纷效仿。
前几年欧美汽车业巨头没有把精力聚焦在纯电车的发展上,导致中国的电车发展远远跑在了前面。相应的,他们在全球锂矿矿权收购以及锂矿资源储备总量上面远远落后于中国。
欧美等国家现在在电车这一块奋起直追,锂矿资源储备量远远落后中国便成了一个心病。
去年以来,欧美各国纷纷出击,在非洲和南美洲和中国竞相争夺锂矿矿权。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非常有可能,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大收购力度与中国争夺有限的锂矿资源。它们收购后 放在那里不一定马上开发,主要应对未来潜在的需求量,避免这些矿权落入中国之手,实现所谓的产业链供应安全。
当接下来每一个新的锂矿矿产开发,来竞拍的都是势在必得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多的时候,竞拍价格不断走高将是必然那么,最终将导致锂矿开发的成本的不断走高。
那么,现在碳酸锂6万左右的售价,会不会在采矿权争夺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在未来用历史的后视镜来看,是不是就是一个白菜价呢?
地球上,稀土并不稀缺,但是中国产量最大,前两年也是白菜价在卖,当欧美各国纷纷提倡供应链安全的时候,想要自主的时候,稀土的价格慢慢的上涨了。虽然稀土与锂矿并不完全一模一样,但是很多地方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目前中国产业资本之所以贱卖全球矿产资源,是因为以前他们获得全球锂矿矿产资源太容易。而从去年开始,新的矿产权的获得将越来越难。那么,当存量的锂矿矿产资源越卖越少的时候,这些中国产业资本对锂矿或者碳酸锂还会不会继续白菜价甚至亏本价出售呢?这也是一个需要深度考虑的事情。
二,国际投机资金对小众资源的疯狂炒作,或将对锂矿价格产生巨大影响
碳酸锂在所有金属中,属于一个小众资源。按今年150万吨产量来计算的话,也就900个亿人民币。今年,按照分析师的判断今年过剩也就13万吨左右。
对于国际投机资本而言,这里的投资机会是10分巨大的。
第一,用一到两个月时间,在全球市场,用数千个账号偷偷买入包括澳大利亚,美国,中国A股和港股的相关股票,买入30亿美金股票,在没人看好碳酸锂市场的时候,在这些股票的历史底部进行建仓。
第二,在中国期货市场,通过一些关联账号,在各个碳酸锂品种期货在6万左右的时候偷偷开设多单,金额达到2亿美金左右。
第三,上面建完仓以后,偷偷与澳洲和南美洲的矿主们签订保密协议,买断20万吨产能,到六个月后集中提货。每吨的价格是7万元,比目前的市场价高1万元,但前提是未来半年内不得扩产,否则有数倍的罚金。投入金额20亿美金,其中10亿美元定金,另外10亿美元提货的时候付清。
第四,中国市场未来几个月突然少了20万吨的供应,碳酸锂的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发生暴涨,15万,20万都是有可能的。
获利计算,30亿美金的股票发生两倍以上的上涨,最低获利30亿美金,
2亿美金期货上涨三倍,获利4亿美金。
以上两笔最低获利34亿美金。
最后澳洲和南美洲20万吨货,可以选择不去提,损失十亿美金,还净赚24亿美金。如果20万吨货接下,转手以每吨8万人民币的价格迅速抛售,将会赚得更多,因为市场在严重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价格爆炒到了15到20万。
国际上的投机资金,在金属市场上,从来就没有消停过,体量大的金属如铜等等可能波动略小一点,体量小的比如前几年的镍钴等等的价格可能会中短期内被干的天翻地覆。
6月底,当国内各路分析师疯狂唱空的时候,SQM智利矿业化工,美国雅保 ,以及港股的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等等,以国际资本为主的股价纷纷见底后开始反转向上,当中国的投资者还莫名其妙的时候,欧美国家的资本正在深度布局以应对未来的锂矿储备量大战呢?还是在布局炒作金属锂这个小品种资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