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辽宁成大投资价值分析--分部加总法

用户头像
要生养众多
 · 上海  

利益相关提一下,笔者持有10%左右的仓位。

其实一般来说,并不是特别愿意就纯粹的定量分析结果发帖:因为这个属于基本功,个人认为发帖除了和大家交流分享,部分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这个主要是定性研究)。而定量分析自有这么多经典著作已经完整阐述过了,再多聊分析过程也涵义有限。

辽宁成大是一个例外:属于咋一看很简单,但越研究越发现非常复杂。公司是多元化经营的投资型公司,以下是主要资产分部:

1.广发证券。公司持有18%广发证券(a+h)的股票。这部分价值可以用账面价值(权益法即持有广发证券的账面价值)进行衡量(或者用对应持有的市场价格)。当然更好的是用持有广发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行估值。现在对应的广发证券账面价值约为220亿元。研究了一下广发的财报,并进行了一下同行业比较,作为准头部券商的广发是被低估的,这个就不赘述原因了,有兴趣去研究一下即可。

2.中华保险。持有约20%中华保险的股票。这部分的账面价值约为80亿元。因公司未上市,对具体情况难以分析。但结合保险公司的性质及牌照价值,按照权益法比例的账面净资产计算,应该算是合理。

3.成大生物。这个是上市子公司(并表),那就不能用市值进行计算,而是需要从资产和盈利进行分析。100亿元的资产,接近6亿元的平均盈利能力,按照100亿元进行估值较为合理。对应持股比例也就是100*55%=55亿元。

4.成大钢铁、成大贸易等贸易公司。这个按照账面净资产价值(10亿元)打折估值,5亿元。

5.重中之重的新疆宝明。这个其实应该和母公司辽宁成大一起进行分析,这也是之所以笔者觉得非常复杂的原因。宝明公司是页岩油生产公司(持股60%),是控股子公司。页岩油需要巨大前期的资本开支,属于吸金窟。宝明公司持续处于停产状态,资产计提巨大减值,利润持续巨额亏损(24年亏损9亿元、净资产-50亿元)。结合财务报表附注,上市公司辽宁成大与新疆宝明之间有接近60亿元的“往来款”,笔者推测应该是给新疆宝明的“有息贷款”(因合并财务报表,内部的债权债务不列示)。

宝明的巨额亏损其实是笔者认为公司的内在价值被低估的原因:宝明公司与其他分部业务不相关,并不会影响证券投资、疫苗的业务。基于这个原因,宝明公司如果有转机扭亏为盈则最佳,但即使难有转机,将其关闭至少可以减少持续的损失,或者将其整体出售及寻求战略投资者;同时基于法人独立人格,公司的亏损(本质上其实是欠母公司辽宁成大的钱、以及资产减值的账面减损)并不会长期持续,亦不会影响整体公司偿债能力(对子公司的担保总额仅为10亿元左右)。从法律角度上,甚至母公司对宝明的欠款享有优先权(债权优先于股权)。当然,以上的前提都是不至于继续加大资本投资却难有任何转机。所以宝明的价值可以保守估计为0(因为其实主要的负债是对于母公司辽宁成大的欠款,这个在母公司层面进行简计,即扣除辽宁成大母公司的债权价值,不在重复计算)

6.母公司层面。母公司层面为控股平台,几乎无实际业务。母公司存在大量长短期有息负债(125亿元,合并口径共计142亿元,),可以合理推测主要是由于新疆宝明的资本需求所致,由母公司向外融资→借给新疆宝明。而近期的利率持续走低(公司债与银行票据均下降1.5个百分点),对于存在财务杠杆的公司是个非常大的利好(利息支出大大降低)。母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价值可以简单计算:母公司的货币资金仅有13亿元(合并报表的大量货币资金在上市子公司成大生物的账面上,母公司难以使用),还有60亿元的“其他应收款”,附注中显示主要是给宝明的“往来款”;主要资产是广发和中华保险的股权,这个不重复计算。所以母公司独立计算价值是负的:13-125=-112亿元。

那公司的分部价值计算如下:

300亿+55亿元+10亿元-112亿元=253亿元。

这个资产价值基本可以代表辽宁成大的清算价值。但现在公司的市值只有168亿元,仅为清算价值的66%,有非常大的安全边际。

但有什么风险呢?1、有息负债好像过高。但是有广发的上市公司股权,其实这个流动性风险非常低,从近期的可交债即可看出,融资难度很低。2、盈利能力较为有限,准确的说应该是现金流较弱,广发的盈利仅有部分以派息的方式分配,有大量的留存收益。中华保险是参股公司,浮存金难以利用,盈利和分红都很弱,但这个仍属于公司的价值一部分。再次值得强调的是,低利率时代是非常有利的消息,大大降低了付息的成本。

总结:公司既有非常高的投资价值,从资产价值的安全边际就可以看出;也有一定的催化剂价值,从管理层的变更和宝明的困境反转(这个听上去有“投机”价值)潜力出发。

$辽宁成大(SH600739)$ $广发证券(SZ000776)$ $成大生物(SH68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