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贴看评论,很多也是从基本面分析入手买入辽宁成大的投资者经历了漫长的下跌过程,以及较大的亏损,和迟迟看不到转机的业绩。这不得不给笔者一个警示。
的确此类公司太考验管理层的资本配置水平了,管理层需要持续的聪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如果是参股投资,难以影响公司的股息政策,留存收益率高的情形下到手的现金流远小于会计利润;2、多元化投资难以聚焦,可能出现投向错误行业和公司的可能性;3、容易被控股子公司反向吸血(在子公司需要持续资本投资或遇到财务困境的情况下,不得不以债权的方式持续注资,具体见深铁和万科、成大与宝明,又因国内的一般惯例在此类情况下都由控股股东承担与股权不成比例的义务,也难以及时止损)。
此类公司要成功,从正面上来说:1、需要(至少一大部分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有强劲的自由现金流,提供持续不断的现金支持资本运作的需要;2、管理层专业、克制、专注的精明控制投资的数量,控制负债率与支付的对价,绝对不乱投资盲目扩张;3、最好是以保险公司为主体,提供可持续的现金流。
可见,这类公司相较于一般公司需要更大的安全边际、对管理层更多的关注和要求(管理层几乎有着一定程度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笔者这两天才意识到的。看评论,有部分朋友被深套多年,提到的两个点是管理层一直在减损价值、宝明的问题。笔者承认这的确部分是事实,宝明的成败难以预料。但笔者买入的价格的确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几乎只有公司清算价值的2/3以下,且已经将宝明的价值减计为0。在这个价格上,这笔投资相信是保守和很难大幅度亏损的,虽然它并不想其他的持仓那样让我安心。但是管理改善、宝明走上正轨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提升,实在很具有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