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未来—科创50将达一万点

用户头像
Andy创势道
 · 上海  

之前简评过数字生态的六大模块,

数字生态的产业规模和战略重要性,都大大超过汽车,

准确的表达是:智能汽车正在融入数字生态,成为一个超大规模智能终端及应用场景。

这次加一个模块,努力写写数字生态的七大模块,

讲个结论很简单,说清前因后果太麻烦,认知有限,诸君随便看看,别太较真。

一、美股的结构化

美股前10名中至少有7家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企业。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美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60%,其中产业数字化占比89.8%。

我们先记住这个产业结构,大概率是十年后中国经济的样子。

二、硅谷的话语权

硅谷奠定了数字技术的基石,并牢牢掌控着数字生态的根技术和话语权,长达50年。

感谢硅谷,没有半导体、计算机、互联网,全球经济体量恐怕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

我这样的农村草根,可能没机会在这里码字,大概率还在老家刨地,再次真诚感谢。

十年前,我还想象不到,竟然会诞生3万亿美元市值的企业,这岂止富可敌国!? 它为什么出现了?还批量出现了?

因为硅谷数字生态统治了全球81亿人,它是全球唯一的数字技术生态。

三、日本的三十年

2024年,辜朝明的论调,在陆家嘴大行其道,以至于人心惶惶!

产业结构决定宏观经济,本该是一个常识,然而就算金融中心上海,常识都如此稀缺。

如果没有《日美半导体协议》,哪怕在金融上吃了大亏,日本何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

假如台积电、三星、阿斯麦任何一家公司是在日本长成如今的参天大树,足以一柱擎天。

四、中美的高端局

我们以越南为例,10年前它要汽车产业自主可控,大概需要建设四个产业集群:

1、电力电网;

2、钢铁产业;

3、化工产业;

4、汽车制造业。

中从苏援开始积累的重工业家底,正是今天汽车全产业链的根基,难度指数-地狱级。

现在呢,它需要再建设两个产业集群,

5、新能源储能产业集群;

6、数字技术生态产业集群。

这个难度指数,我没有词汇可以表达了。

同理,为什么德日等传统汽车强国在本轮产业升级中,处于确定的劣势呢?

从产品体验讲,有了苹果,谁还买诺基亚呢?

感谢美国,它拆掉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拆掉了欧洲的阿尔斯通,

德日已经来不及建设数字技术产业集群,来不及培养数字技术人才了。

所以,汽车其实没那么重要,它是表相,只是章鱼的一只爪子,不是本体。

比亚迪只是另一个丰田,主动融入硅谷数字生态,美国乐见其成,美股长生不衰。

可惜,中国顶着战略压力,冒着敌人的炮火,自建了一个数字生态,

现在,智能汽车领域,一较高下的,只有中美了,飞行器呢?机器人呢?

五、硅谷的破壁人

华为:硅谷,你好,我是你的破壁人。

数字技术产业的故事很多,像科幻小说,诸君自行查阅。

简单总结一下中国数字生态七大模块的国产替代进程:

1、算力基座—弱替—指令集+IP+设备+材料+制程,卡在制程。$中芯国际(SH688981)$

2、操作系统—弱替—鸿蒙OS已10亿用户,麒麟OS快速发育。$中国软件(SH600536)$

3、基础软件—弱替—数据、工业、安全等软件开启替代周期。$中望软件(SH688083)$

4、通信网络—强替—制定技术标准,全球最强5G基建;

5、移动应用—强替—全球最丰富最强大的移动应用APP;

6、智能终端—强替—手机、汽车、飞行器、机器人,势不可挡。

7、数据要素—平替—国家数据局相当于国家土地局,值得期待。

六、有效的财政载体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中国才是MMT最佳实践者。

财政货币金融的洪荒之力,需要能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载体。

铁公鸡与房地产,已经是昨日黄花。

下一个规模巨大且处于扩张周期的产业链,在哪里?

汽车下乡——家家户户新能源汽车应该是共同富裕的标志之一。

数字基建——数字技术的技术突破、国产替代、产业升级、生态构建,

低空经济——供给侧资本投入+需求侧场景拓展,地方政府很积极。

机器人——供给侧技术突破阶段,产业资本非常积极在布局。

最核心的还是数字基建,它将统筹智能汽车、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

924新政,财政货币金融开始发力,天量有效投资,将促进数字技术生态的发育成熟。

这个过程中,宏观经济进入复苏周期,中国经济从地租经济升级为数字经济

现在,回到第一个段落——美股的结构化,

未来,很容易推演出一个情景——AH股的结构化。

AH的前十大股票,将出现7家以上数字经济巨头,这是不是刻舟求剑呢?

阿里腾讯美团、移动、小米比亚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

并且有可能,它们的市值全部达到十万亿以上。

我念叨了三年,科创50,十年十倍。是不是低估了它???

七、无限的技术平权

经济学研究啥——如何创造财富???

政治学研究啥——如何分配财富???

军事学研究啥——如何保卫财富???或如何掠夺财富???

仅凭中国14亿人的市场容量,是不够的,但全球有81亿人。

很多人担心我们的汽车卖不出去,您多虑了。

924新政之前,为什么往南太平洋试射了东方31AG?

航母、六代机、珠海航展,都在说:我要发展,你们别挡路。

最近055去澳大利亚周围晃了一圈,澳媒说:他们是符合国际法的。

正是中国制造2025,引发了中美贸易战、科技战,

汽车只是分了点蛋糕,数字生态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

好像没人关注《数字贸易改革创新条例》,但它非常重要。

它在表达两个意思:首先,我们的数字技术生态达到了自主可控的标准。

其次,我们的数字技术生态开始赋能全球合作伙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想想全球81亿人,顿时觉得十万亿人民币市值,似乎也不算很大呀。

八、必然的数智未来

我们的未来,

是温情脉脉的《人工智能》?

还是人性主导的《超验骇客》?

还是硅基统治的《黑客帝国》?

谁知道呢?

唯一确定的是,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人类不会停下走向智能化的脚步。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先享受数智世界构建过程中的资产价格红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