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中一直把它当成光伏设备公司,这两年光伏板块走弱,我就没认真看过。最近股价上涨,是跟随碳化硅衬底材料板块,这种材料应用极为广泛:CoWoS封装、800V高压充电及储能、AR光波导等新潮方向都包含在内,这引起了我的兴趣。
它的主营业务包括设备和材料两块,上半年营收58亿,设备占41亿,材料占12亿,其它5亿,其中设备主要包括硅片设备、碳化硅设备和光伏设备三块。它的硅片设备的下游客户中包括上海新昇,上海新昇是台积电、中芯国际的重要硅片供应商。碳化硅设备的下游客户中包括瀚天天成,瀚天天成的下游客户包括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所以,晶盛机电说自己的设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信。
不仅如此,它的单晶炉在光伏设备中也享有过半的市占率。我喜欢凡事都做第一的公司。
下面开始讲估值。
其实没法讲,因为我们不知道41亿元的设备中有多少是光伏设备,有多少是集成电路和化合物半导体设备,这两类设备的估值相差巨大。
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估值最高的,可以达到15倍PS,不信可以看看盛美上海;光伏设备中估值低的,可以低至2倍PS,不信可以看看捷佳伟创。如果不作区分,失去了估值的意义。
有一种说法是半导体设备15亿,光伏设备25亿左右,我取信了这种说法,那么设备这块的估值是15*2*10+25*2*2=400亿。注意,其中的10PS参考的是北方华创,2PS参考的是捷佳伟创,可能有提升空间,尤其是后者。
材料的12亿中,更难区分。目前在上虞有30万片碳化硅产能,其中6英寸25万片,8英寸5万片;此外公司还有蓝宝石、金刚石等。蓝宝石大概是5PS,金刚石10PS,一并按10PS计算吧,给240亿市值。
其他还有5亿营收,全年算10亿营收,保守点给50亿市值。其实不止,光伏坩埚目前至少是10PS,金刚石线、半导体设备零件应该也不低。
三项合计一共690亿市值,目前596亿。所以我说目前估值算“合理”,不算特别低估,如果光伏和半导体设备行业估值拉升,它跟随上涨,也是合情合理的。
最大的业绩弹性,应该来自于银川60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产能,满产后,公司将成为国内8英寸碳化硅产能第一的玩家,目前每片1万元,60万片满产后年新增销售额60亿元,按现在的行情对应600亿元市值,这里参考的是天岳先进的估值。
随着晶盛机电12英寸中试线的贯通,吹响了12英寸产线全面国产化的号角,公司毫无疑问将在其中担纲重要角色,但也别过高估计这块的弹性,毕竟这个领域已有一定渗透率,不算零的突破。我好奇的是,他自己同时也做产线,将如何平衡与下游伙伴的合作关系,未来12英寸碳化硅有无可能成为一个产能不过剩的行业。当然,可能性比较小。
不管怎么说,拥有最新一代产线的全部设备技术,对公司来说不是坏事。
总体来说,如果我这个估值模型合理,就算光伏行业需求继续下滑也无所谓了,毕竟光伏设备的估值给的很低,即使这块营收再跌50%也无大碍。那么整体市值应在600-1200亿之间,下跌空间不多,股价翻倍不算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