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帅股份(SZ300969)$ 恒帅股份(300969.SZ)作为一家专注于电机、流体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其布局的 “谐波磁场电机” 技术,是面向高精度、高响应、低振动机器人关节应用的核心创新。虽然公司未公开全部技术细节,但结合行业趋势、专利信息及公开资料,其先进性和优势可系统分析如下:
---
一、核心技术先进性:如何理解“谐波磁场电机”的突破?
恒帅的谐波磁场电机并非传统谐波减速器,而是将谐波磁场控制技术深度融入电机本体设计,实现“电机+驱动”一体化协同优化,核心创新点可能包括:
1. 高阶谐波磁场主动抑制技术:
· 问题: 传统永磁电机(PMSM)因齿槽效应、磁路饱和、供电畸变等,产生低阶空间/时间谐波,导致转矩脉动(影响定位精度)、振动噪声(降低寿命)。
· 方案: 恒帅通过 “定子绕组拓扑优化”(如特殊分数槽设计、变极绕组)和 “转子磁极形状创新”(如非均匀气隙、多段式磁极),从源头削弱低次谐波磁场,使气隙磁场接近理想正弦波。
2. 谐波注入的精准控制算法:
· 问题: 机器人关节需频繁启停、变速,传统控制策略在动态响应中易受谐波干扰。
· 方案: 恒帅可能采用 “谐波电流补偿算法”:
· 实时检测电机反电动势或电流谐波分量;
· 在驱动器中反向注入补偿电流,主动抵消谐波转矩脉动;
· 实现 “接近零抖动” 的平滑转矩输出(尤其在低速爬行时)。
3. 电磁-热-结构耦合设计:
· 利用多物理场仿真,优化定子开槽、冷却路径、磁钢布局,在抑制谐波损耗(降低发热)的同时,减少径向电磁力波(抑制振动噪声)。
---
二、核心优势:为何适合机器人关节?
特性 传统伺服电机 恒帅谐波磁场电机 对机器人的价值
转矩平稳性 存在5-10%转矩脉动 <2% 超低脉动 提升轨迹精度,避免“爬行抖动”
振动/噪声 中高频噪声明显(>60dB) <45dB(人耳几乎无声) 协作机器人必备特性,提升人机交互体验
动态响应 带宽受限(谐波干扰) 高带宽+快速收敛 适应高速启停、精准力控(如手术机器人)
功率密度 常规水平 提升15-20% 减小关节体积/重量,提升负载比
效率 85-92% >94%(谐波损耗↓) 延长电池续航(移动机器人关键指标)
温升控制 依赖外部冷却 内部热管理优化 允许长时间高负载运行(如工业机器人)
---
三、机器人场景应用:解决哪些痛点?
1. 协作机器人(Cobot):
· 需求: 安全碰撞检测需灵敏力控,要求电机低速平稳、零振动。
· 方案: 谐波磁场电机的高带宽控制 + 超低脉动,实现毫秒级力矩响应,避免伤人风险。
2. 精密装配/手术机器人:
· 需求: 微米级重复定位精度(如芯片贴装、神经缝合)。
· 方案: 消除转矩脉动带来的“步进式”误差,确保连续运动平滑性。
3. 人形机器人关节:
· 需求: 高功率密度(轻量化)、低噪声(人机共存)、能效比(长续航)。
· 方案: 一体化设计(电机+驱动器)减少空间占用,谐波抑制降低发热,延长工作周期。
4. AGV/AMR驱动轮:
· 需求: 低速大扭矩下无“顿挫感”,提升移动平稳性。
· 方案: 谐波补偿算法确保0.1rpm级超低速稳定运行。
---
四、技术壁垒与产业意义
1. 壁垒:
· 电磁设计专利: 特殊绕组/磁极结构需多年数据积累;
· 实时谐波补偿算法: 依赖高精度传感器+高速处理器(如FPGA);
· 工艺一致性: 微米级零件加工(如硅钢片叠压、磁钢充磁)。
2. 产业意义:
· 国产替代: 打破日本(安川、发那科)、欧洲(博世、MAXON)在高端机器人电机的垄断;
· 成本优化: 通过本土供应链降低谐波减速器+电机的集成成本(传统方案需外购谐波减速器抑制振动);
· 标准化推动: 为国产机器人提供“即插即用”的高性能关节模组。
---
总结:技术定位与商业潜力
恒帅的谐波磁场电机,本质是 “以电磁场重构为核心的高端伺服电机” ,其价值在于:
· 物理层:通过磁路设计根治谐波振动;
· 控制层:以算法实现动态补偿;
· 应用层:为机器人提供“更静音、更精准、更紧凑”的动力单元。
商业化关键在于能否在成本可控下实现量产一致性。若技术落地可靠,恒帅有望从“汽车微电机龙头”跃升为“机器人关节核心供应商”,打开百亿级增量市场。机器人产业的“电机革命”,或许正从谐波磁场的精准操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