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稀土股票价格核心取决于稀土价格,而稀土价格受供需影响最大。
1、供给方面:稀土矿供给,分国内矿及进口矿两部分,进口矿主要来自于美国、缅甸、老挝、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其中美国+缅甸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在50%以上。
1)国内矿,配额指标管理,2020年至 2024 年开采指标分别为14 万吨、16.8 万吨、21 万吨、25.5 万吨、27 万吨,2021年起同比增速分别为20%、25%、21%、6%。2025 年第一批稀土开采配额指标已下达但未公开(以前年度都公开,这次的变化耐人寻味),未来国内矿开采配额指标,大趋势上应该是收紧的,起码不会类似以前动辄 20%幅度的增长。
2)进口矿,2020 至2024 年,进口规模(折REO)分别为8.5 万吨、9.6 万吨、8.6 万吨、12.7 万吨、11.8 万吨,2024年进口总量下降主要是缅甸矿及美国矿均明显下降。2025 年,美国矿目前已停止向中国出口,缅甸矿出口大方向也是下降趋势,特别是 26 年初开始可能停止出口(缅甸官方7 月 18 日已出台文件)。
3)非法开采/冶炼等黑稀土等受到根本抑制;
4)进口矿25 年起纳入配额指标管理;
5)废料回收企业作为供给的一环,最近几年其供应量占总供应的比例达到25%以上,这些回收企业大多数不是回收废料再利用,而是使用进口矿原料,随着进口矿纳入配额管理,未来废料回收的供应占比将大幅下降;
2、需求方面:最近 5 年,稀土下游需求年化增速为15-20%左右,未来3年预期增速在10-15%区间,特别随着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的逐步放量,下游需求增速将再提升。
短期内,随着海外补库、国内三四季度旺季、原矿进口受阻及国内供应管控等因素影响,7 月初至今氧化镨钕价格从不到45万涨至52万,后续,良好的基本面将支撑稀土价格进一步上涨。中长期,基于供给大幅优化及需求的持续增长,价格中枢将整体上移。
另外,基于当前供给端管控度及集中度的大幅提升,未来稀土行业周期性(价格波动)将大幅减弱,稀土不再是强周期行业,这是行业对比以前的巨大变化。
二、盛和资源
本轮行情启动以来,稀土上游资源类股票涨幅整体大于下游,而盛和资源又是上游涨幅最大的,从盛和自身的资源布局、分离产能、业绩预期、股价空间及风险等几个维度,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1、稀土矿资源
盛和在国内没有稀土矿资源(可能有很少量的参股),主要集中在海外,为坦桑尼亚Ngualla矿和美国 MP 矿。
1)持股美国 MP 8%,目前 MP 已停止向中国出口,之前盛和包销 MP的稀土精矿,大概2-3万吨/年;
2)目前持有坦桑Ngualla矿19.9%的股权,重点说一下坦桑这个矿。这个矿是非洲最大的稀土矿,也是全球前十大稀土矿之一,这个稀土矿富含镨钕元素,开采条件好、品位高(达到4.8%,高于美国 MP 以及盛和受托管的四川矿,但低于包头白云鄂博的5.5-6%的品位),资源量折合 REO大概 460 万吨,储量折合 REO 88 万吨,计划 26 年投产,年产量REO 1.8 万吨,对应氧化镨钕为 4000 吨(后续通过提高收率,镨钕产量可提升至6000 吨左右)。盛和当下拟收购 peek 公司股权,将持有坦桑矿84%(坦桑政府持股 16%),坦桑政府有动力去推动这个矿的基建及投产,但风险点在于能否顺利完成对peek的并购。
盛和除了稀土矿资源,还有锆钛砂矿储量 2700 万吨,24年锆钛产品贡献 7000万毛利,未来锆钛产能提升后也会显著提升整体利润,但利润大头在稀土业务。
2、稀土冶炼分离产能
目前总共 2.2 万吨分离产能,轻稀土 1.5 万吨,中重稀土 0.7 万吨,其中 0.9 万吨分离产能是 24 年底 25 年初通过并购实现的新增产能。
3、业绩预期、股价空间及风险
从业绩端看,盛和业绩最高点在2022 年,扣非15.6 亿(北方稀土22年扣非 62 亿),22 年盛和业绩是北稀的25%。2025 H1业绩盛和是北稀的37%。业绩增幅大于北稀,当下盛和市值为北稀的28%。
如果未来以下条件达成:1)盛和于2025 年底前完成对 peek 公司的收购;2)26 年底前坦桑矿投产;3)氧化镨钕价格中枢稳定或超过 60 万/吨,则基于盛和直接持有坦桑矿资源并充分受益价格上涨,其未来业绩增长将显著大于北稀(对于方稀来说,价格上涨的收益将与包钢共享)。
这也是最近盛和涨幅大于北方的核心原因,盛和上涨不仅仅受美国 MP 上涨的刺激,还包括通过并购peek公司实现对坦桑矿的控股预期,这个预期若实现,未来空间巨大,当然,若未实现并购或坦桑矿未能正常投产,未来业绩预期以及股价都将受大幅冲击。
在 2021至2022年,几只稀土股涨幅巨大,包括盛和。但当时盛和的股价上涨,完全不包括坦桑矿的并购预期以及美国 MP 目前基本面的巨大改善(对坦桑矿的投资是在 22年以后)。所以,如果 25 年底盛和能够完成对 peek 的并购,则股价将大幅超过 21年的高点28.91元,若并购失败,当下股价涨的越高,未来跌的越狠。
风险与收益是对等的,上不上车?下不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