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火得不行,尤其是2025年全球销量前三的比亚迪、吉利和特斯拉,简直像明星一样闪亮。但有意思的是,现在大家聊得最嗨的,反而不是这些大佬,而是几家看起来不太起眼的低价位玩家——渤海汽车、众泰汽车和山子高科。这事儿说起来有些意外,可细想又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它们能如此受关注?其实论坛上早就分析得头头是道。我今天只随便聊聊个人看法,给大家当个休闲话题,轻松一下。
先说说渤海汽车。这家公司以前主要是做传统汽车的,后来看到新能源风口,就一头扎了进去。它的前世不算太辉煌,经历过几次起起落落,有点像老树发新芽。最近公司计划以27.28亿元收购海纳川旗下四家子公司股权,业务覆盖汽车内外饰、电子产品和线束等细分领域,其中廊坊莱尼线束还是北京奔驰、小米汽车的主要供应商。不过这笔交易背后风险不小——标的资产中的莱尼线束2024年净亏损超3600万元,整合后可能持续承压;再加上关联交易占比提升、业务整合难度大,且交易还需通过监管审批。总之,渤海汽车看起来在赌一把,成则翻身,败则可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混的更惨。
接下来是众泰汽车。众泰以前靠模仿和低价策略火过一阵,但后来因为质量问题和市场变化,渐渐没了声音。如今它深陷经营泥潭: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35亿至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7.28%,重庆、长沙等地工厂生产线甚至被强制拆除,年内已无法复工复产。控股股东所持股份被司法冻结并拍卖,还涉及多起债务纠纷。在我看来,众泰仅存两点希望:一是前几年重组后目前其相对“干净”的壳资源和新能源生产牌照仍具重组价值,但是华为小米都有了自己的牌照,其余需要牌照的企业实力有限;二是可借本轮新能源汽车炒作窗口,通过低价优势进行资本运作。但这条路走得挺悬,像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
最后是山子高科。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科技范儿,不过我上个帖子刚聊过紫天科技,科技和高科用的有点烂。山子高科以前业务挺杂的,如今正通过重组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母公司)实现战略转型。截至10月初,山子高科已完成团队交接并正式接管运营,计划以技术入股、资金注资等方式整合哪吒品牌,首笔2亿元资金已到位,并计划2026年推出混动新车。不过此前合众新能源管理人曾否认其“全面接管”,官方口径不一也反映出重组进程仍存变数。山子高科就像个新手参赛者,虽然借此机会从零部件供应商向整车制造商跃升,但底子不算厚实,若技术落地慢或资金跟不上,就可能被巨头甩开,剩下的只有包袱。
总结一下,这三家公司都像在玩一场高风险游戏,就像我上个帖子聊过的紫天科技——那家公司曾经风光,后来却让不少人亏了钱。所以啊,股市不是游乐场,得有敬畏之心,别光看热闹就去接最后一棒。不过,我也真心希望这些企业能绝处逢生,重新活出精彩,给自己和股民带来点实惠。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跌倒了再爬起来,才更带劲!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抉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