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股份
>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及产业链调研信息整理,所有数据、预测及观点仅供专业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
一、产业概览:150 万台量产拐点已至
• 需求侧:特斯拉 Optimus Gen3、智元远征 A2、宇树 H1 等主流机型均将 2025H2 作为 SOP(Start of Production)节点。中性测算,2025-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 CAGR≈85%,2030 年出货量 150-180 万台。
• 供给侧:PEEK、PCB、减速器三大环节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先发企业一旦通过 Tier-1 认证即可锁定 3-5 年供应份额,是当前资金最拥挤的赛道。
---
二、PEEK 材料:轻量化“0→1”赛道,供需剪刀差显著
2.1 行业逻辑
• 单机用量:Optimus Gen2 约 6-8 kg,Gen3 有望抬升至 10 kg(碳纤维增强 PEEK 渗透)。
• 需求弹性:150 万台对应 1.2-1.5 万吨 PEEK 纯树脂需求,相当于 2023 年全球有效产能的 80-100%。
• 价格带:普通级 25-30 万元/吨,医疗级 40-50 万元/吨,国产化后成本曲线仍有 20-30% 下移空间。
2.2 核心标的梳理(更新至 2025Q2)
1. 中欣氟材(002915.SZ)
环节定位:DFBP 单体全球龙头
有效产能/扩产计划:现有 5,000 吨,2025 年扩至 8,000 吨
技术&成本护城河:独创氟化氢循环工艺,纯度 6N(99.9999%),单位成本较欧洲低 20-30%
客户/订单验证:与特斯拉、Solvay 签订长协,锁定 70% 有效产能
风险提示:新产线良率爬坡不及预期
2. 新瀚新材(301076.SZ)
环节定位:高端 DFBP 供应商
有效产能/扩产计划:2,500 吨柔性产线,可随时切换电子级与工业级
技术&成本护城河:电子级杂质<10 ppm,已通过威格斯、索尔维体系认证
客户/订单验证:2025Q1 宇树科技批量订单落地
风险提示:下游压价导致盈利波动
3. 中研股份(688716.SH)
环节定位:国产 PEEK 树脂龙头
有效产能/扩产计划:2025 年 3,000 吨(含 5,000 L 大釜)
技术&成本护城河:医疗级市占率国内 70%,生产成本较威格斯低 40%
客户/订单验证:特斯拉关节轴承独家树脂供应商
风险提示:产能消化依赖医疗+机器人双轮驱动
4. 肇民科技(301000.SZ)
环节定位:PEEK 精密结构件专家
有效产能/扩产计划:专线小批量,按需扩产
技术&成本护城河:公差±0.01 mm,单台减重 13 kg,成本下降 50%
客户/订单验证:特斯拉 Optimus 手指齿轮、宇树关节件
风险提示:规模效应不足
5. 沃特股份(002886.SZ)
环节定位:碳纤维增强 PEEK 一体化
有效产能/扩产计划:重庆 2,000 吨新产线 2025 年投产
技术&成本护城河:耐温 260 ℃,减重 40%,刚性提升 3 倍
风险提示:下游认证周期长,产能爬坡慢
---
三、PCB:高密度、柔性、耐高温三重升级
3.1 行业逻辑
• 单机 PCB 价值量:控制板(HDI)+ 感知板(FPC)+ 电源板(高 TG FR4/PEEK 基板)≈ 3,000-3,500 元。
• 技术路线:FPC 线宽/线距向 20 μm 以下演进;PEEK 基板耐温 >260 ℃,解决关节散热痛点。
3.2 核心标的(文字版)
1. 鹏鼎控股(002938.SZ)
产品层级:全球 FPC 龙头
技术亮点:6G 高频板良率 >90%,已导入 Optimus 高密度 FPC 模组
机器人收入占比:8% → 18%(2025E)
2025E 催化:Optimus Gen3 量产,PCB 订单同比 +150%
2. 东山精密(002384.SZ)
产品层级:超薄 FPC 0.1 mm
技术亮点:与英伟达联合开发机器人视觉 PCB 方案
机器人收入占比:10% → 25%(2025E)
2025E 催化:Figure AI 灵巧手批量出货
3. 世运电路(603920.SH)
产品层级:PEEK 基板 PCB
技术亮点:耐温 260 ℃,通过特斯拉电源管理模块验证
机器人收入占比:5% → 15%(2025E)
2025E 催化:2025H1 净利预增 120%
---
四、减速器:寿命+成本双拐点,国产全面替代
4.1 行业逻辑
• 单机配置:谐波 20-25 台 + 行星 15-20 台,价值量 3-4 万元。
• 进口替代窗口:日系 HarmonicDrive 价格 5,000-6,000 元/台,国产已降至 2,500-3,000 元/台,寿命从 8,000 h 提升到 12,000-15,000 h。
4.2 核心标的(文字版)
1. 绿的谐波(688017.SH)
核心产品:超薄谐波减速器
2025E 有效产能:65,000 台/年
性能指标:寿命 1.2 万小时,精度 30 弧秒
成本优势:比日系低 40%
核心客户/份额:智元远征 A2 主供,份额 70%
风险提示:新增专线良率
2. 中大力德(002896.SZ)
核心产品:谐波+RV+行星全品类
2025E 有效产能:100,000 台/年(行星为主)
性能指标:行星减速器寿命 1 万小时,精度 1 弧分
成本优势:比日系低 30%
核心客户/份额:宇树 H1 独家行星减速器,2025 年 32 亿元大单
风险提示:产品结构偏中低端
3. 兆威机电(003021.SZ)
核心产品:微型行星减速器
2025E 有效产能:50,000 台/年
性能指标:背隙 ±0.1 mm,寿命 8,000 小时
成本优势:比日本同规格低 40%
核心客户/份额:Figure AI、优必选
风险提示:单价低,盈利弹性有限
---
五、跨界协同与政策催化
• 沃特股份:PEEK 树脂 + 谐波减速器双料供应 Tesla,2025E 机器人业务占比将超 30%。
• 金田股份:PEEK 包覆线材(替代 PTFE)+ RV 减速器送样 Tesla,2025H1 业绩预告上限 +225%。
• 政策端:工信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补贴上限 5,000 万/项目,PEEK 列入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补贴 30%。
---
六、投资路径与风险提示
6.1 短/中/长期组合
• 短期(0-6 个月):订单兑现+产能落地——中欣氟材、绿的谐波、鹏鼎控股。
• 中期(6-18 个月):技术升级+份额提升——中研股份、东山精密、中大力德。
• 长期(18 个月+):材料-器件一体化平台——沃特股份、金田股份。
6.2 风险提示
1. 量产进度低于预期导致需求失速;
2. 新进入者引发价格竞争;
3. 海外巨头降价挤压国产利润;
4. PEEK 新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造成供需错配。
---
结语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由“概念期”迈入“订单&产能”验证期。PEEK 材料、PCB、减速器三大环节兼具高技术壁垒与明确国产替代空间,是少数能够同时享受“渗透率提升+市占率提升”双击逻辑的细分赛道。建议以“龙头订单兑现→技术迭代溢价→一体化协同”三阶段思路进行配置,紧密跟踪 Tesla、智元、宇树等头部整机厂 BOM 变化与上游供应商产能落地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