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市场反应
2025年7月1日,美国参议院以51:50的微弱优势通过《大而美》(Inflation Reduction Act)税改法案,最终版本中未对风能和太阳能项目征收消费税,并取消了此前草案中针对可再生能源的税收抵免削减条款。这一政策转向直接刺激了美股太阳能板块的集体上涨,主要个股单日涨幅显著:
- 大全新能源(DQ.US)涨超15%,晶科能源(JKS.US)涨超11%,阿特斯太阳能(CSIQ.US)涨超9%,第一太阳能(FSLR.US)和Sunrun(RUN.US)均涨超4%。
- 其他受益标的包括Shoals Technologies(+18.37%)、Array Technologies(+10.76%)及SolarEdge(+7.5%)。
🌈政策核心调整与行业影响
1. 短期缓冲期最终法案删除了原草案中“对进口组件加征10%-20%关税”的条款,并为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两年缓冲期(2027年底前投产项目仍可享受税收优惠),缓解了开发商对成本失控的担忧。摩根士丹利指出,这一调整避免了短期内的政策“硬着陆”,但长期补贴断档风险仍存。
2. 长期不确定性法案保留了2027年后全面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计划,可能导致美国太阳能装机量增速放缓。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预测,若法案通过,到2028年行业将减少约30万个工作岗位,清洁能源部署量或下降57%-72%。
3. 产业链分化
- 上游制造:关税豁免取消可能利好中国光伏组件出口企业(如晶科能源、First Solar),但美国本土制造商面临成本压力。
- 下游应用:住宅太阳能租赁模式依赖税收抵免,Sunrun等企业需加速转型以应对补贴退坡。
🌈A股太阳能板块联动效应
美股上涨带动A股光伏概念股普涨,7月2日多只个股涨停:
- 涨停龙头:
秀强股份(+20.07%)、
双良节能(+10.06%)、
凯盛新能(+10.04%)。
- 资金流向:太阳能概念板块当日主力净流入超29亿元,通威股份、福莱特等获资金追捧。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1. 技术升级驱动多晶硅期货价格近期反弹(主力合约涨超5%),叠加BC电池、钙钛矿等新技术渗透率提升,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如隆基绿能、钧达股份)更具长期竞争力。
2. 产能出清加速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行业供给端收缩或推动价格企稳,关注具备成本优势的龙头(如通威股份、福莱特)。
3. 海外政策博弈美国政策反复可能加剧全球供应链波动,具备海外产能布局的企业(如晶科能源、阿特斯)可对冲地缘风险。
风险提示
- 政策反复:美国共和党与民主党对清洁能源补贴分歧仍存,法案后续可能面临修订。
- 需求不及预期:高库存与弱需求仍是光伏行业基本面主要矛盾,需警惕价格战风险。
总结:短期政策利好提振市场情绪,但长期需关注技术迭代与全球政策博弈。建议优先布局技术领先、海外渠道完善的标的,同时警惕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
👀注意:本文涉及资讯、数据等内容来自网络公共信息,这里仅作为研究案例呈现,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建议投资者谨慎决策,充分评估市场波动及个股风险。切记: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截至2025年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