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C膜是显示面板核心原材料偏光片的关键保护层(占偏光片物料成本约50%),主要用于LCD、OLED等显示面板的PVA膜两侧,起到增强机械强度、耐候性的作用。全球TAC膜产能高度集中于日本,富士胶片、柯尼卡美能达两家日企占据全球90%以上的TFT级(高端)市场份额,中国90%的高端TAC膜依赖日企供应。
2025年6月18日,日本实施UV-328紫外线吸收剂进口禁令(该添加剂是TAC膜生产的关键“卡脖子”材料,用于提升耐候性、防止光降解),导致日本TAC膜厂商因合规成本上升、供应链调整,产能受限(预计2025年日本TAC膜产量下降8-12%)。这一事件加剧了中国高端TAC膜的供应紧张,推动国产替代加速。
受益个股梳理(基于国产替代逻辑)
1. 乐凯胶片(600135.SH):国内唯一TFT级TAC膜量产厂商,填补空白
- 核心竞争力:子公司乐凯光电是国内唯一具备TFT型光学TAC膜批量化生产能力的单位(2025年3月正式投产),打破了日本企业对高端TAC膜的垄断。
- 产能与市场:2024年TAC膜年产量1691.27万平方米,2025年计划扩建3#生产线(TFT型),预计投产后将进一步扩大产能。
- 行业地位:依托中国乐凯的胶片片基工艺基础,通过技术改造实现TAC膜生产(流程包含深冷/吸附回收溶剂,环保性高),工艺精度达纳米级,符合高端显示需求。
2. 宜宾纸业(600793.SH):上游三醋酸纤维素(TAC膜原料)龙头,受益涨价逻辑
- 核心逻辑:子公司四川普什拥有3万吨三醋酸纤维素产能(可切换二醋/三醋生产),是全球唯三的三醋产能厂商之一。
- 受益因素:
- 国产替代:日本TAC膜减产导致上游三醋需求转向国内,叠加中美关税摩擦,三醋价格有望上涨(逻辑“无法证伪”,因国内无新增产能);
- 需求增长: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推动TAC膜需求(2023年中国TAC膜市场规模26.5亿美元,年复合增速26.3%),带动三醋需求。
3. 天禄科技(301373.SZ):TAC膜国产替代第二曲线,产业资本助力
- 布局进展:2023年成立子公司安徽吉光进军TAC膜业务,引入京东方旗下显智链、三利谱、北京电控产投等产业资本(2023年8月、12月两次增资),强化上下游协同。
- 市场空间:国内TFT型TAC膜需求旺盛(2025年中国需求量预计5.61亿平方米,复合增速11.9%),天禄科技一期项目投产后有望填补部分国产空白(预计2027年国内市占率6.6%)。
行业趋势与投资逻辑
- 国产替代加速:日本供应受限+国内面板产能向大陆转移(2023年中国LCD面板产量占全球40%),推动TAC膜国产化需求迫切;
- 技术突破:乐凯胶片的TFT级TAC膜量产、天禄科技的产业资本引入,标志国内高端TAC膜技术逐步成熟;
- 产业链协同:上游三醋(宜宾纸业)、中游TAC膜(乐凯胶片、天禄科技)、下游偏光片(三利谱、杉杉股份)的协同发展,将提升国产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
风险提示
- 日本TAC膜产能恢复超预期;
- 国内TAC膜技术突破不及预期;
- 显示面板需求下滑影响TAC膜需求。
(注:以上信息基于2025年7月前的公开资料,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