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基地“第一桶铀”成功下线。
2025年7月12日,“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成功产出第一桶天然铀(俗称“黄饼”)。作为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先进的天然铀生产基地,该项目仅用1年时间便完成从开工到投产的全流程,创下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
“国铀一号”的核心意义在于推动我国铀资源开发迈入“绿色、智能、高效”新时代:
- 技术突破:采用“数字建井”“原地浸出”等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铀浸出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一倍以上,解决了厚含矿含水层、低品位高渗透矿床等世界性难题;
- 模式创新:构建“远程管控+智能分析”的现代化矿山体系,现场作业人员大幅减少,实现“一人多吨矿”的生产效率;
- 战略价值:支撑我国北方砂岩型铀矿(如鄂尔多斯盆地)的大规模开发,将资源“呆矿”转化为“宝藏”,提升天然铀自主保障能力。
利好个股梳理:聚焦“铀资源开发+技术协同”主线
“国铀一号”的成功产出,不仅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的重大突破,更带动了铀矿采冶、设备供应、核电运营等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以下是核心受益个股及投资逻辑:
一、核心铀矿资源标的:直接受益于“国铀一号”产能释放
1. 中国铀业(拟IPO)
- 关联度:“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的直接运营主体(中核集团旗下),负责项目的建设与投产;
- 核心优势:国内天然铀开采的“国家队”,拥有境内外18宗采矿权(含全球第六大铀矿山——纳米比亚罗辛铀矿),2023年营收148.01亿元,天然铀业务贡献超90%收入;
- 成长空间:IPO募资41.1亿元,主要用于内蒙古“国铀一号”、新疆地浸采铀等4个国内项目,投产后国内天然铀年产能将提升30%;
- 风险提示:IPO审核进度(截至2025年7月,处于首轮审核问询阶段)。
2. 中色股份(000758.SZ)
- 关联度:“国铀一号”工程的技术主导方,持股51%并负责智能化开采方案设计(如无人采矿装备、5G远程控制系统);
- 核心优势:国内铀矿智能化开采的龙头企业,掌握“封闭式浸出-萃取”工艺(铀回收率92%),技术可复制至刚果(金)、哈萨克斯坦等海外项目;
- 成长空间:依托“国铀一号”经验,拓展海外铀矿开发(如中亚、东南亚),2024年国际工程承包业务逆势增长7.39%,新签合同额164.88亿元;
- 风险提示: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7.51%(主要受锌价波动影响)。
二、铀矿伴生/技术协同标的:间接受益于铀资源开发
1. 中钢天源(002057.SZ)
- 关联度:中钢集团旗下,与中钢国际共同承接“国铀一号”关联铀矿开发业务,拥有澳大利亚铀矿60%股权(矿石储量1480万吨,可开采5-7年);
- 核心优势:磁性材料技术与铀矿选冶协同,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9.08%,资源布局成效显现;
- 成长空间:依托中钢集团海外资源,拓展铀矿伴生矿开发(如钍元素提取),助力第四代核电技术发展。
2. 东方锆业(002167.SZ)
- 关联度:锆铀共生资源综合利用领先企业,核级锆材技术反哺铀提炼工艺;
- 核心优势: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3.58%,锆矿伴生铀资源开发潜力大;
- 成长空间:受益于“国铀一号”带动的铀资源开发热潮,锆矿与铀矿协同开发模式有望复制。
三、核电设备+核聚变材料标的:产业链延伸受益
1. 蓝晓科技(300487.SZ)
- 关联度:“国铀一号”项目的放射性废水吸附材料独家供应商,提供模块化吸附塔(降低铀溶浸液杂质);
- 核心优势:专用树脂对铀离子选择性达99%,技术壁垒高;
- 成长空间:随着“国铀一号”产能释放,废水处理需求增加,吸附材料订单有望持续增长。
2. 景津装备(603279.SH)
- 关联度:“国铀一号”项目的铀矿浆压滤脱水系统供应商,处理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5%,降低尾矿含水量;
- 核心优势:压滤设备技术成熟,应用于国内多个铀矿项目;
- 成长空间:受益于铀矿智能化开采趋势,压滤设备需求有望扩大。
四、铀资源开发关联方:需求侧驱动受益
1. 中国核电(601985.SH)
- 关联度:国内核电运营龙头(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参股中国铀业,铀需求直接受益于“国铀一号”产能释放;
- 核心优势:2024年定增140亿元投建8台核电机组,装机容量增长43.5%,铀资源内部消纳能力增强;
- 成长空间:随着“国铀一号”产能提升,铀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核电运营成本有望下降。
2. 中广核矿业(01164.HK)
- 关联度:全球前十大铀矿贸易商,母公司控股纳米比亚Husab铀矿(全球第六大),受益于“国铀一号”带动的铀价上涨;
- 核心优势:2026-2028年长协定价机制优化(固定价提升42%,现货价占比增至70%),业绩弹性大;
- 成长空间:铀价长期处于供需失衡状态(2024年供应缺口超20%),叠加“国铀一号”产能释放,铀价有望打开上升通道。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投资逻辑
- 技术溢价:智能化(中色股份)、环保提取(蓝晓科技)构成双主线,推动铀矿开发效率提升;
- 资源整合:中国铀业IPO将重塑行业估值体系,提升天然铀板块的市场关注度;
- 需求驱动:全球核电复兴(如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动核电发展、中国核电装机目标),带动铀资源需求增长。
风险提示
- 铀价波动:铀价受全球核电政策、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若铀价下跌,可能导致相关企业盈利下滑;
- 海外资源风险:中色股份、中钢天源等企业的海外铀矿项目,可能面临政策、运营等风险;
- IPO进度风险:中国铀业IPO审核进度若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其产能扩张计划。
结论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的成功产出,是我国铀资源开发的重大突破,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明确的利好。核心铀矿资源标的(中国铀业、中色股份)、铀矿伴生/技术协同标的(中钢天源、东方锆业)、核电设备标的(蓝晓科技、景津装备) 是主要受益方向。投资者可结合企业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及未来增长点,关注相关个股的投资机会。
注:以上信息截至2025年7月13日,信息均来自2025年以来公开资料(如公司公告、券商研报、行业调研),具体投资需结合市场动态及业务进展,以企业最新披露为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