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为何年线能五连阳

用户头像
樱井智树K
 · 湖南  

1高管为何今年不再减持

作为掌握信息最全面的一帮人,今年没有减持。

b站有个视频《走进上市公司:安井食品》里董事长刘鸣鸣,说会更加注重股东回报,提高分红率,按照现价来说,持股数量超过1200万股的他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按当前4%的分红率计算,他的分红收益相当于减持50万股,减持会动摇市场信心,让股价继续下挫,所以他已经没有继续减持的经济动机了,他更像是一个和大客户沟通拿订单和有着政策理解在政商关系出力的战略大师,对于企业和行业一线理解更加深刻的应该是总经理张清苗,他瞄准的就是“高大上”高速增长、大品类、上升期非常直观好理解,烤肠品类就是一个重要到,目前就有4000亿,27年预计超过7000亿的市场(终端推算应该是百亿市场,这里应该是指全产业链)且在这个还没有一个绝对龙头冲出来,安井非常有机会成为这个龙头。关于“爆品”持续产出他是有策略的,关注市场上有冠军像的产品,而冠军像的产品是有逻辑的,以市场导向、竞品导向、渠道导向、终端导向,经常跑市场,掌握市场的动向,了解消费者的整个消费习惯。他这些话是有结果依据的,安井市占率是后五名之和就是验证。小龙虾营收和利润不达预期,但开拓了安井的水产预制菜肴板块,今年重推战略新品的牛羊肉卷核心竞争优势有品牌优势,现成的营销渠道,因为火锅因为火锅的赛道是安井,在终端的赛道里面布置最丰富的,而且这个还是现在已有的资源,所以在已有的渠道里面叠加新的大品类会很容易。(安井有非常强大的销售渠道,尤其是小超市,小菜场)公司在并购方面有三个原则,第一是志同道合,冷冻渠道,价值观融合,速冻相关的产品,第二是产业互补原则,例如并购小龙虾,补充了水产类,保障了供应链安全,最好是1+1>2。第三是锦上添花原则。后面有问安井的驱动力是什么,董事长说的是创新驱动力,总经理说的是第一是渠道驱动力小B端的渠道,是二十年来推动增长最重要的,第二是爆品驱动力,每年打造1-2个爆品来拉动企业快速增长,第三是品牌驱动力注重品牌建设前期是渠道品牌后期上升到C端品牌,第四是文化驱动打造一个有强大执行力的一个企业和一个战斗团队,第五是战略驱动例如刘总提到的产地销,第六是数字化驱动(这一段是总经理原文都是脱稿说的,不管是在生产端,在销售端,包括行政后勤,应该说数字化已经啊,现我们已经从完成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从PC时代到移动端时代,现在到大屏时代,我们安井,现在信息化建设已经从信息化到了数字化,现在下一阶段也从数字化到数字化,从智能化,其实这是我到到数字化这个阶段,是可以驱动企业的往前走,但下一阶段还必须更智能化的驱动企业往前走,我说我这我们下一下一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任务,但在当前呢,应该说我们不管在生产端,销售端,行政端,比如生产全系全过程啊,从从领料配料到生产到速冻包装等全全过程,ma子系统这些,这个在传统食品这个行业里面,其实不太容易做到的,我们也都全部全部做到,尤其整个系统是啊自自己的团队量身定做的啊,确实做的也都比较好,把我们的在营营销端,不管是在我们的BI系统还是在CIM系统啊,包括我们给经销商也开发很多,这方面的一些一些工具,应该说数数字化也是我们驱动我们企业,持续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一个力量啊

2股东数量的增加

在消费板块遇冷,股东数量还在增加,说明现在的安井已经能引起股民的关注了,大众最直接接触的公司往往就是日常衣食住行的公司,这是在生活中能直观感受的,每一次去超市,菜场,冰柜里绿色包装的安井冻品就是一次小小的广告,关于口味,其实口味是有标准的,有人觉得咸了,有人觉得淡了,有人吃辣,有人不吃辣,但标准口味是让大多数人能接受,不考虑极端情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当某个大V进入这个公司时,往往会带动一批亲朋好友一起进入,这种情况下,虽然股东人数会增加,但他们的坚定程度取决于大V对他们的影响力,股价的变化是表象,核心的是背后资金的人,如何让想减持的人,转为看多,场外的人想要进来,这才是关键。

3新的增长点

过去安井依靠三大板块,速冻调制食品、速冻预制菜肴、速冻米面制品,其中速冻调制食品和速冻预制菜肴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庞大,增速依然能保持两位数,而发家产品速度米面制品的增长已经迟滞,这和中国市场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且米面制品的消费趋近于饱和有关。安井出海的尝试就是试图通过更大的市场来消耗这些产能,每年产出一到两款爆品的思路也是在尝试,在日渐庞大的预制菜市场抢占更多的份额,但根据笔者观察,一些海外成功的冻品案例,安井目前还没有启用,例如欧美常见的电视晚餐,还有内地已经流行起来的减脂餐,安井的模式是市场导向,主流用户和安井的接触还停留在丸子,烧卖中,而通过中转,例如在海底捞呷哺呷哺等餐饮,吃到的是成品,甚至部分酒楼的团购套餐中出现的粉丝扇贝、黄白米糕等由安井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安井的预制菜。其中现有的成熟市场中,如牛羊肉卷和丸子虾滑等产品的消费场景是高度重合的,吃火锅的时候,点的丸子是安井的,但牛羊肉卷大部分还不是,鉴于安井和商户的良好合作关系,这一块是空间非常大的。

食品的消费人群是可以分等级的,低端消费者追求的是价格便宜,味道不错,在这一块的市场,安井是绝对的霸主地位,份额相当于后五名的总和,但溢价高昂的中高端市场,似乎还没有发力的迹象。这也是大量机构和大体量投资者没有直观感受到安井的原因,国内的高端餐饮,如人均五百至千元的餐厅,所用的原食材,会直接通过安井的供应商订制,而不是经过安井,经过安井的只有部分毛利偏低的半成品,今年总经理张清苗的发力方向主要在牛羊肉卷、小龙虾等水产,但效果如何还要看三季度报。

4合理的估值和确定性的方向

经过五年的消化,泡沫和水分已经被戳破和挤干了,作为预制冻品的绝对龙头,估值已经被压缩到15PE了,PB才1.5,也就是说这是一家没有享受行业霸主溢价的消费品公司,而4%以上的分红率就是底气,价值投资者的底气,足够低的估值,足够高的分红,一超多强的行业地位。

预制菜是未来的趋势这是不可否认的共识,说未来也不够精确,现在就已经占据不少的份额了,不论街边小店还是连锁餐饮,几乎都有预制菜的身影,而即将到来的国标法案,会重塑用户的认知,将充满争议的声音变得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大量不规范、卫生标准没有保障的小作坊、黑作坊会被清退,行业会集中,份额会进一步扩大,隔壁的日冷集团,能有20%的市场份额,而安井目前才5%的份额。我们做最保守的估计,在26年国标出台后,份额最保守的增长,也能接近10%,尤其是在减少低质竞争后,减少价格战对毛利率的伤害,营收能看到的,保守都是翻倍,利润率会进一步提高。我们一般给高增长的行业龙头25-30的PE,结合营收利润的双重增长,按照现今70元的15PE价格,明年年报出来时,有很大的可能,股价达到100-150区间。

补充一下,安井独特的经销商体系,安井是产地销模式,就是食材产地到工厂到经销商到用户,这能最大化减少物流冷链成本,在过去二十年中,安井高速增长的秘籍就是一个个细小的经销商,帮助他们开拓市场,扶持他们成长,进而反哺自身。大家可能会想到总有一些卖不出去的产品,最后会如何处理,通常厂家会回收或者将损失压积在经销商身上,但安井会通过多年的信息数据,在供给时就合理分配适应当地口味和消费习惯的产品,从源头上减少这种库存的出现,一旦出现部分产品堆积,卖不掉的情况,立马就会做出调整,在湖南卖不动的甜品,对于江浙沪的需求可能比较大,而南京卖不动的辣味产品,在川渝地区可能供不应求,经销商在铺货的同时可以将销量不佳的产品及时调度转移,最后实在不行,销售不动的产品也会由安井处理,以补贴的形式,确保经销商的预期收益,所以二十年下来,安井拥有了同行业最忠诚可靠的经销商,保护了经销商的利益就是保护安井自身的利益,这种信任是通过多年一个又一个爆品,面临危机时的妥善处理形成的。

5最好的天时

今年的科技板块是主旋律,没有介入确实遗憾但并不可惜,一百家科技公司,能活到最后的不会超过10家,尤其是高度重合的行业,一旦错误的下了重注,代价就是万劫不复。我们追求的是能够在市场活下去,然后才是高额收益。我在这个市场稳定盈利十年靠的就是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从不贪图自己能力范围外的利润。

当科技板块的止盈资金出来时,他们中的一部分,一定会流向那种能看到未来方向,基本面优秀的行业龙头,消费板块的安井必然会被纳入其中,目前科技板块企业的市值动辄千亿起步,哪怕只是一家科技公司出来1%的资金,就足够推动安井从两百亿出头的市值到三百亿,而在持续五年下挫后,安井内部的资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往年的牛市板块轮动终究会发生,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能做的就是加深行业理解,承载足够的涨幅,而不是早早交出筹码。

今日继续加仓10手,计划买成万三小股东。

$安井食品(02648)$ $安井食品(SH60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