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井食品·好学生总能拿到高分(冻品篇)

用户头像
樱井智树K
 · 湖南  

1同一个班级的学生

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安井食品,作为冻品行业的三位同学,当时大家的成绩相近,都在10-20亿区间,但8年后,他们只有安井市值的零头。海欣和惠发都面临亏损,安井仍能营收增长,保持盈利稳定。海欣有点小机灵,注意到产品健康化,偷偷预习了,在预制调制菜这科取得了20%以上的增长,比安井还要高10%,惠发是差生摆烂成绩一路下滑。

2成绩为何会有高低

安井能够高速成长,快速扩大规模的重要原因,#离不开管理层的战略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反应能力。

目标清晰:餐饮渠道的中央厨房

安井将学习目标放在当一个好的餐饮“后厨”然后将学习目标细分为三大科目、米面、预制冻品、预制菜肴这些的共同点都是冻品,期间学习到的知识点是高度重合的,如肉类如何缩水保鲜,淀粉如何减少老化,维持良好的口感,在某一个科目取得的成果可共享到另外的科目

海欣则是将精力放在休闲餐饮中,算是上课不听课,爱看课外书,但还真给他弄到一波分了。

惠发是留级生,靠着早期在冻品取得的成绩,吃老本,目标不清晰,学到一半又学其他的去了。

抢占学习资源:高度捆绑的经销商

传统的厂商经销商模式,和安井模式的差异在于,这些被安井培养的经销商,像是刚刚拿起武器的新兵,在老班长(安井)的带领下,向市场冲锋、厮杀,打开一个又一个的农贸市场,切入一个又一个的中小餐饮、食堂。大后方的集团公司,会不断根据前线的市场反馈进行指导,同时研发出一个个“爆品”给新兵们(经销商)装备上强大的武器(霞迷饺、小酥肉、手抓饼、千夜豆腐)安井与经销商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利益捆绑如股权激励、销售返利体系,还有情感联系安井的高层和经销商是有私交的

安井的渠道主要依赖经销商,24年151亿的营收,经销商销售了124亿,其他部分(电商、商超、特通直营、新零售)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半年报看这一块是增长的。

惠发24年19亿的营收,经销商销售了11亿。海欣24年17亿营收,经销商销售了10亿。说明线下安井的优势大到已经挤压逼迫到惠发、海欣只能将目光转向到其他渠道。

有效学习:“高大上”的爆品策略,高速增长、大品类、上升期的产品,每年研发一款、推出一款、储备一款,每一个爆火的单品都能带动营收增长一截。可以说,安井利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将产品玩成了排列组合,把猪牛羊鱼鸡虾加上淀粉,这些原材料,通过市场需求分析,稳定的产出爆品。规模效应降低了固定成本,更好的库存管理,提升周转率,在售价接近的条件下,做到更低的成本,无惧价格战!

$安井食品(SH603345)$ $惠发食品(SH603536)$ $海欣食品(SZ002702)$

下期分析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