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董事长致辞,马明哲说:2025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的一年。当看到这句话,我第一反应是,平安已经彻底走出阴霾
为什么?因为「报喜不报忧,报忧已无忧」
就像我们小时候总骗爸妈说自己没钱了,长大后,总骗爸妈没事,我还有钱马总的发言同样道理。
如果不信,下面回顾中国平安近10年的情况,对应的,马明哲又说过什么话?
从历年的新业务价值和同比增速,平安的发展可以划分3个阶段。
2015年8月,监管取消保险代理人的资格考试。随后2年,平安依靠人海战术,高速增长。代理人数量从87万飙升至139万,新业务价值从308亿增长至674亿,同比增速30%+。股价从17元涨至53元。
随着「拉壮丁」进入末尾,互联网销售挤压,卖低端保险无以为继2018年,NBV增速连续下降,最终滑落至5%。旧战略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这是为什么平安要改革,并由马明哲亲自挂帅。股价受牛市影响,涨至72元。
增长乏力时期,马总怎么说的?
2018年报,市值突破万亿/业绩亮点纷呈
2019年报,战略转型的关键之年/市值全球保险业No.1
可以看出,改革萌芽时期,即便平安已显露疲态,但马总对外宣传也挺乐观毕竟谁也无法预料后面的困难重重。
改革正式开启,可随后受口罩、房地产熄火、经济低迷等影响,平安新业务价值36个季度同比下降,连续负增长超20%+。到2022年,新业务价值288亿,代理人数44.5万,均只有高峰期1/3。股价从83元跌至29元,跌幅65%。
保险卖不出去,投资爆雷,股价大跌。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平安最艰难的时刻
这时期,一年不如一年,马明哲怎么说的呢?
2020年报,先做强、再做大,先质量、再规模/改革难度前所未有,深度行业罕见,依然充满信心
2021年报,改革终将成功,开启未来10年健康发展/业绩稳健增长
2022年报,面对内外部挑战,收获一张极为可贵的成绩单
看见没,越是艰难,马总的发言越不会透露困难,更多是讲信心,谈未来,吹成绩非常符合现代公关的原则,也契合平安的企业文化。
2023年,平安迎来久违的增长。连续2年,NBV高速增长30%。同时代理人数见底,新业务价值率提升,代表寿险高端化改革已初步完成。只是利率下行、地产信托减值、股市不振等因素,平安还有一些不确定性。
随后情况越来越好。利率止跌、股市回暖、业务收缩或出售,几乎所有利空都已消失,局面彻底反转。
最好证据就是2025半年报,NBV增涨近40%,综合投资收益3.1%。股价连续突破40元、50元、60元
这一时期,平安处于顺风局,马总怎么说的呢?
2023年报,收获高质量发展/如今的成功,恰恰证明战略的可行性和潜力,锚定未来增长点
2024年报,中途蓄力,才能爬坡过坎/固本筑基,稳中有进
2025年半年报,今年是平安成立37年来危机感最强的一年
明明越来越好,说的却像越来越糟糕23年刚触底反弹,硬说已经成功;24年初见曙光,却低调说要中途蓄力;25年全面好转,又说危机感最强。
像极了给领导汇报工作,一定要先强调困难。
比如两军交战,明明胜利在望,汇报时,为了邀功,先要说一句,我方遇到敌人的强力阻击,情况十分危急,好在最后大获全胜,全歼敌军
哈哈,语言的艺术!
空说无凭,我们看看2025年半年报,平安vs同业,各项指标遥遥领先。
新业务价值,可视为净利润,排名第2;同比增长排名第3,前两名因基数太低;新业务价值率,可视为净利率,排名第1;综合投资收益,排名第3,和第二差距不大
足以证明,平安在「规模、质量、增长」的三角模型中做到了最佳。
至于马总说的今年危机感最强,熟读财报文字部分的投资者,应该都知道,更像是平安已经迈入正轨,准备大步前进的冲锋号大局已稳,期待全面胜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