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股价走势、前十股东
报告期内(4.28-8.28):苏州银行股价8.32元,分红0.2元,上涨8%
前十股东,苏州国际发展增持4411万股,中国人寿增持4289万股,江苏高新区增持4985万股,深股通减持1736万股,中证500增持945万股,国名养老保险新晋第七,持有1.17亿股。
增持可能是二级市场购入,可能是可转债转股,或二者皆有。
比如上半年,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通过二级市场和可转债总共增持1.18亿股。7月1日,再次加码,预计未来6个月再增持4亿元。同时,12名董高监计划增持不低于420万元。
这些增持行动,彰显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2、最新估值
财报数据更新后,苏州银行PEttm=6.95、PB=0.73、股息率=4.54%。当前PB值处于近十年百分位37%的位置
25H整体情况:
总资产增长8.83%,总贷款增长9.45%。对公贷款增长13.44%,个人贷款减少2.52%。按贷款品种,对公占比78%,个人占比22%。
总负债增长8.69%,总存款增长10.71%,对公存款增长10.68%,个人存款增长11.24%。活期存款占比29%,个人存款占比54%。
贷款质量的详细数据如下:
不良率持平,关注率大幅下降。关注类贷款作为不良的蓄水池,说明未来不良率的压力较小。逾期率下降,是由重组率上升导致。整体来说,苏州银行的贷款质量仍处于混沌状态,无明显好转或恶化。
亮点在不良贷款的认定严格度,苏州银行不良/逾期是0.84,高于同地区的南京银行0.66、江苏银行0.76。明显苏行的不良率水分更低。
同时,还披露一组特别数据:按逾期期限分布的贷款划分情况。这么多家银行财报,只有苏州银行有此数据,信批工作非常详细,给予好评
行业贷款规模最大的是「租赁商务」,占比19%,通常是城投公司。第二是制造业,占比17%,第三是房地产业。
上半年,贷款需求最旺盛的是租赁商务、建筑业、房地产。不良率出现明显上升的是经营贷、制造业、农林牧渔
按区域划分,苏州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苏州市,其余省内地区则占三分之一。说明苏州银行的业务在本市具有一定竞争力,这点优于南京银行。
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均小幅下降。但这2项指标的绝对值非常高,充分说明苏州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强大。
特别是广义拨备覆盖率,绝对值230,远超南京银行的137和江苏银行的133,甚至超过招行的162,仅落后杭州银行的310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关注类略有上升。说明贷款的劣变压力不大,处于混沌期。
上半年,苏州银行的贷款质量有边际好转的迹象,但力度并不大。好在不良贷款认定严格,同时拥有充足的拨备,足以抵抗未来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1%,净利息收入增长2.72%,净手续费收入增长9%,其他非息下降3.69%。归母净利润增长6.15%。
苏州银行的净息差环比下降1pb。
上半年,苏州银行存款利率同比下降31pbs,造成总有息负债利率下降30pbs。但贷款利率下降41pbs,造成总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49pbs。最终净息差同比下降15pbs。净息差的下降幅度已经趋于平缓。
苏州银行的中收业务占比11.3%。主要来源是代理业务、理财业务、投融资业务,三者合计占比87%。上半年,代理业务同比增长48%、理财业务下降50%、投融资业务增长229%。
除理财业务稍显异常外,其它业务都发展良好。
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69%,主要受上半年债券的公允价值变动影响,所有银行情况都一样。略过
营收同比增加1.16亿,管理费减少2.02亿,减值前营业利润增加2.91亿。然后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增加0.72亿,计提比例提升至13%,上升1个百分点,让营业利润增加2.19亿。
再多缴纳0.34亿所得税,最终净利润增加1.95亿,同比增加6%。
苏州银行的利润增长,主要是依靠大幅压降管理费,并没有依赖减少信用减值,属于比较良性的增长
苏州银行的2025年半年报重点如下:
1、大股东、管理层频繁增持
苏州国际发展及其一致行动人,频发加码增持计划,同时董高监也有持股计划。截止9月16日,苏州银行股价8.07元,低于增持计划推出日期时的股价
2、贷款质量边际好转
苏州银行的贷款质量整体处于混沌期,但有边际好转迹象。能否持续,还需要进一步追踪年报
3、利润增长靠压缩工资
苏州银行的利润增长主要靠压缩员工工资。上半年,员工工资下降2.11亿,净利润增加1.95亿。金融业降薪是普遍现象,但半年报并未披露高管薪酬,如果是高管带头降薪,偏于良性。如果只是中低层降薪,未必是好事。这点需要年报时追踪。
整体来说,苏州银行的贷款质量不错、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信批质量优秀,外加地处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前景光明同时,昨天管理层的员工增持计划已实施完毕,均价还低于现在的市场价,这是不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