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人提的问题。我其实也没有答案。
但是我有个理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卖都不要和买的成本联系起来。
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
不然的话,就很容易把好不容易找到的好公司在便宜的价钱就卖了(也会在亏钱时该卖的不卖)。
买的时候也一样。买的理由可以有很多,但这只股票曾经到过什么价位最好不要作为你买的理由。
我的判断标准就是价值。这也是我能拿住网易8-9年的道理。
我最早买网易大概平均价在1块左右(相当于现在0.25),大部分卖的价钱大约在30-35(现在价)左右。在持有的这8年到9年当中,我可能每天都会被卖价所诱惑,我就是用这个道理抵抗住诱惑的(其实中间也买卖过一些,但是很小一部分。)
我卖的理由是需要换GE和Yahoo。所以为什么卖网易的问题己经回答过了。我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的。(2010年3月)
【大道9527:】
巴菲特卖出股票的原则:公司基本面恶化(比如报纸公司被互联网颠覆),股价远高于内在价值(2007年清仓中石油h股),发现更有吸引力的机会(卖出ibm买入苹果),决策失误。段永平卖出网易的原因是发现了更有吸引力的机会,他们卖出的原则基本是相通的。
段永平:我总是认为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定性的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价值投资里最难的东西。一般而言,赚到几十倍甚至更多的股票绝不是靠估值估出来的,不然没道理投资人一开始不全盘压上(当时我要知道网易会涨160倍,我还不把他全买下来?)。正是由于定性分析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大注,或就算下大注也不敢全力以赴。(2010年3月)【大道9527:】
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大师对定性和定量的看法:
霍华德马克斯:凡是可以量化的东西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等。(好坏皆是过往)
成功的投资必须是更多的依赖:1、定性的判断。2、不可量化的因素分析。3、对未来事情如何发展的正确预测。
巴菲特:定量分析用于赚有把握的钱,定性分析用于赚真正的大钱。
林园:我最近和一位做价值投资的年轻人聊天,他会考虑PE、PB多少,现金流什么的等因素,然后决定是否买入。他的优点是算账算得好,吃亏在视野上。他这一辈子不会穷,但赚不到大钱。
我思考的方式是,我们都要往前走的,企业是要看未来的。因此,我建议那个小伙子,你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竞争状态。这是价值投资的出发点。
大师们都看重定性的分析,定性因素才是赚大钱的根本,投资投的是公司未来,未来无法定量,只能通过定性毛估估。
段永平:当然, 确实也有些按按计算器就觉得很便宜的时候,如巴菲特买的中油,我买的万科。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些特例。
我觉得估值在决定卖股票时也是估估的,如当万科涨到3500-3600多亿时,我曾强烈建议我个朋友应该卖掉,因为我觉得万科要持续赚300多亿是件很困难的事,你花3000多亿去赚不到100亿的年利润实在不是个好主意。
巴菲特确实说过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可他老人家到现在为止没卖过的公司也是极少的。
另外, 我觉得巴菲特说这话的潜台词是其实伟大的公司市场往往不会给个疯狂的价钱,如果你仅仅是因为有点点高估就卖出的话,可能会失去买回来的机会。
而且,在美国,投资交的是利得税,不卖不算获利,卖就可能要交很的税,不合算。以上纯属个人猜测。(2010-04-25)
【大道9527:】
伟大的公司到底要不要卖出?苹果伟大吧?巴菲特也卖出了不少仓位。俺以为,这个问题要从自身的机会成本出发,从自身的能力圈出发来衡量。
如果将来茅台股价被炒到pe超过50倍时,我认为这是应该认真考虑卖出的信号,思考茅台未来5-10年,能否通过高增长来快速消化这个高估值?行动上就要开始分批减持,并投到pe只有15~25倍而且增长潜力好的替代品上。如果股价超过70倍了,应该坚决卖出,而且是清仓卖出。
最后,分享一段曾仕强语录。
人生最可贵、最基本的习惯,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那就是凭良心。现在的很多人都不凭良心,他们不凭良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那是很难改的。他们认为只要有市场,能赚钱,好卖,加薪,就可以全家人都由此而光彩。怎么可能这样呢?凭良心是无形资产,是最可贵的,是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的习惯。网页链接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