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司定位与业务对比
公司 华曙高科(688433.SH) 铂力特(688333.SH) 汇纳科技(300609.SZ)
主营业务 工业级3D打印设备、材料及服务 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设备、材料、服务) AI+大数据(商业客流分析)+ 拟拓展3D打印(金石三维)
技术路线 高分子SLS、金属SLM 金属SLM、LSF、WAAM 拟收购金石三维(金属+高分子3D打印)
核心客户 汽车、医疗、消费电子 航空航天、军工、高端制造 商业地产、零售、政府
行业地位 国内高分子3D打印龙头 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 AI商业分析龙头,3D打印新进入者
2. 财务与估值对比(2025年数据)
市值(亿元) 180-200 220-250 60-80(收购前)
PE(TTM) 45-50x 180x(高增长预期) 30-35x(传统业务)
营收增速(2024-2025E) 30-40% 50-60% 15-20%(传统业务)
毛利率 50-55% 40-45%(金属打印成本高) 60-65%(AI业务高毛利)
研发投入占比 12-15% 15-20% 10-12%(传统业务)
3. 竞争优势对比
公司 核心优势 主要挑战
华曙高科 高分子3D打印国内第一,汽车&医疗应用成熟 金属打印技术落后铂力特
铂力特 金属3D打印龙头,军工&航空航天订单稳定 高估值依赖军工订单,民用市场拓展慢
汇纳科技 AI+大数据业务稳定,拟收购金石三维拓展3D打印 3D打印业务尚未贡献业绩,需整合资源
(1)当前估值差距
- 华曙高科(200亿市值)→ 高分子3D打印龙头,稳定增长。
- 铂力特(250亿市值)→ 金属3D打印龙头,高增长但高估值。
- 汇纳科技(60-80亿)→ AI业务估值较低,3D打印业务尚未体现。
(2)汇纳科技估值提升的关键因素
✅ 成功整合金石三维
- 若金石三维的3D打印业务(金属+高分子)能快速放量,汇纳科技可能从AI公司转型为“AI+3D打印”双主业公司,估值逻辑改变。
- 参考华曙高科(200亿)、铂力特(250亿),若汇纳科技的3D打印业务贡献30%以上营收,市值可能翻倍至120-150亿。
✅ 3D打印业务订单落地
- 目前金石三维的3D打印业务主要面向消费电子、医疗等领域,若能与汇纳科技的AI客户(如商业地产、零售)结合,可能形成差异化优势。
- 若获得类似铂力特的军工或苹果供应链订单,估值可能快速提升。
❌ 风险因素
- 整合失败:金石三维的3D打印业务若无法与汇纳科技的AI业务协同,可能拖累估值。
- 竞争激烈:华曙高科和铂力特已占据3D打印市场主要份额,汇纳科技作为新进入者需证明技术&市场能力。
5. 结论:汇纳科技估值能否赶上?
- 短期(1年内):若收购顺利完成且3D打印业务初步放量,市值可能提升至100-120亿(仍低于华曙高科和铂力特)。
- 中期(2-3年):若3D打印业务贡献30%+营收,且技术&订单可比华曙高科,市值或达150-200亿,接近华曙高科水平。
- 长期(3-5年):若3D打印业务进入军工/消费电子核心供应链,并形成“AI+3D打印”独特模式,市值可能挑战铂力特(250亿+)。
关键观察点:
1. 金石三维的订单情况(2025Q4-2026Q1是否进入苹果/华为供应链?)
2. 汇纳科技AI业务与3D打印的协同(能否用AI优化3D打印生产流程?)
3. 毛利率变化(若3D打印业务毛利率>50%,估值逻辑将改变)
投资建议:
- 短期谨慎:需观察收购整合进展,避免盲目对标华曙高科/铂力特。
- 中长期关注:若3D打印业务证明成长性,汇纳科技估值有翻倍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