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突破:
1.1云南锗业子公司云南鑫耀(持股56%)实现6英寸磷化铟单晶片产业化突破,衬底技术获九峰山实验室官方认证,成为后者6英寸InP探测器/激光器外延工艺的核心国产合作方。
1.2技术等级国际领先:解决大尺寸外延均匀性世界难题,性能达全球顶尖水平,实现从设备、材料到工艺的全链路国产化,避免“卡脖子”风险。
2.商业价值:
2.1成本断崖式下降:6英寸晶圆面积较主流3英寸提升近4倍,芯片切割数量翻倍,综合成本降幅达30%,直接刺激下游激光雷达、CPO(共封装光学)、量子计算等高端应用放量。
2.2战略意义:此次突破被对标为 “光电子领域的北斗组网”,与长江存储NAND、华为麒麟芯片同级,属国家战略级科技成果。
1.需求爆发:
1.1光通信:800G/1.6T光模块需磷化铟激光器,2025年全球市场超$30亿;
1.2激光雷达:车载市场CAGR 70%+,2025年全球渗透率20%+;
1.3量子芯片:磷化铟为量子点核心衬底材料,远期市场达千亿级。
2.供给格局:
2.1全球90%产能被日美厂商垄断(日本JX、美国AXT等),云南鑫耀是国内唯一实现6英寸量产突破的厂商,坐享国产替代红利。
2.2现有产能稀缺:公司2024年磷化铟晶片产量仅6.44万片(2-4英寸),2025年规划8.3万片(2-6英寸),供不应求态势明确。
1.核心优势:
1.1云南锗业控股云南鑫耀56%股权,直接绑定九峰山实验室顶级技术资源,形成“材料-设备-工艺”闭环;
1.2技术壁垒高:磷化铟单晶生长需7N级(99.99999%)锗烷气体,云南锗业为全球锗资源龙头(锗储量占全国22%),原材料自供保障供应链安全。
2.业绩增量测算:
2.1量价齐升逻辑:6英寸晶片单价约为4英寸的2倍+,2025年产能利用率若达80%,营收贡献超5亿元(占当前总营收40%+);
2.2毛利率跃升:大尺寸晶片毛利率超60%(行业均值45%),净利润弹性巨大。
1.量产进度不及预期(需跟踪产线调试进展);
2.光通信客户验证周期延长;
3.锗价波动影响原材料成本。
【免责声明】本文仅为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