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资者与三祥新材的“创业”长路

用户头像
想好更要做好
 · 广东  

三年了,只专注一股。

虽然很多不同声音,我本以看淡,但今晚有点醉意,还是有点不吐不快,心想写完这些也算舒心了。

那就以此文,写给所有的长线坚守者。

三载坚守,静待三箭齐发。

一、三年前的选择:孤注一掷的“创业” :三年前的那个夏天,我清空了所有短线持仓,像一名踏上荒野的创业者,将全部信念押注于一家名为三祥新材的企业。在新材料众多上市公司中,它并非闪耀的明星——市值不足百亿,传统锆产品竞争激烈,财报中甚至透着一丝挣扎。

但穿透表象,我看到了深藏的锋芒:

一根“核骨”:国内唯一有望同时突破核级锆与锆铪分离技术的民营企业,核电“卡脖子”材料的破壁者;

一束“电光”:固态电池核心电解质材料的两大技术路线(氧化物与卤化物)的先行者,悄然向清陶、宁德供货;

一颗“铪芯”:电子级铪材料单价超千万元/吨,7nm芯片与航空发动机的“血脉”,国产替代的星辰大海。

于是,我以数年为约,开启这场孤独的“创业”——不炒概念,不追热点,只与三祥共赴一场硬科技的远征。

二、三年长夜:在怀疑中守护微光 ,持股的日夜并非坦途。当大盘翻红时,三祥的走势常如磐石般沉默;当季报披露净利润下滑,市场叹息“故事终是幻影”。2024年寒冬:传统锆产品价格承压,全年净利润仅7576万元,Q1利润再降30%,现金流紧绷的警报未曾停歇; 2025年春雷:核级锆首单交付法国法玛通,2.45亿订单落地,股价却仍在26元徘徊,市场质疑“产能爬坡太慢”; 2025年盛夏:固态电池概念风起云涌,同行股价翻倍,三祥因“锆铪分离尚未量产”被冷落,研报中的百亿蓝图被嗤为“画饼”。

我也曾深夜翻遍每一份公告,在股吧里看尽嘲讽与离场。但当我看到核级锆产线改造提速、锆铪分离中试突破、固态电解质专利接连获批,便知长夜将尽——真正的产业化突破,从不在喧嚣处发生。

三、半年报前夕:静水流深,蓄势待发 。过几天,三祥将发布2025半年报。市场预期悲观:Q2传统业务承压,核级锆收入确认或延迟至Q3,利润或仍徘徊在4000万关口。

但那些未被计入报表的“暗线”,才是真正的伏笔:

1. 核电之箭:1300吨核级锆产能全线贯通,2000吨扩产启动,国内55GW核电装机催生每年3000吨需求,国产替代缺口超70%;

2. 半导体之箭:锆铪分离技术进入产业化倒计时,达产后100多吨铪可贡献几亿利润,再造一个三祥;

3. 固态电池之箭:卤化物电解质有望获宁德、比亚迪验证,10万吨氧氯化锆产能剑指全球龙头,2027年全固态电池装车时点即爆发点。

这一刻的静默,恰似弓弦拉满前的屏息。

四、远方:或成为新材料世界的“无声基石” 。有人问我:坚守三祥,究竟在守什么?

守的是核电站中锆合金包壳管守护反应堆的使命,替代进口,守护国家能源安全;

守的是固态电池里锆基电解质激活万亿产业的脉搏,让电动车告别燃烧恐惧;

守的是芯片内部氧化铪介电层托起算力革命的支点,在AI时代刻下中国材料的名字。

当资本在泡沫中狂欢,三祥始终沉默如金——它不迎合风口,只锻造时代的基石。相信时间,相信“慢火熬出硬科技”。三年一瞬,股市牛熊更迭,有人笑我:“若选热门股,收益早已翻倍” 。 但我深知: 短线投机赚的是波动的钱,产业投资赚的是国运的钱

三祥的半年报或许平淡,但它的战场在实验室、在核电站、在固态电池生产线——那里没有K线的尖叫,只有材料在高温炉中结晶的微响。

当三箭离弦之日,世界终会看清:这家从闽东山区走出的“小巨人”,如何在硬科技的峭壁上刻下中国新材料的海拔。

而此刻,我依然站在你身边,如三年前那般坚定。

因为真正的价值,从不在众人的掌声中诞生,而在创业者独行的脚印里深藏。 $三祥新材(SH60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