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聚会记
按照惯例,每周五下午都有afterwork,几个同事下班之后找个酒吧,喝一杯聊一聊,connection“搞关系”,都是未来合作的机会。
之所以是“几个同事”,是因为很多人周五懒得来公司,居家办公无缝衔接周末了。顺便提一下,周三是另一个居家高峰,因为本地小学幼儿园周三休息或者只上半天(允许去公立兴趣班),不少家长回去看崽。这能看出一些文化差异,cn大城市白领没时间接/管孩子,一般都是要求教师医生同甘共苦,搞课后服务/夜间门诊的。
这次来了个新大佬,群发邮件说是要afterwork请客 。大家商量了一下纷纷决定参加,一部分是觉得不好驳了大佬面子,一部分为了蹭吃蹭喝。蹭吃也是此地光荣传统了,比如某大学搞个节日活动能吸引满城的学生挤进来蹭吃喝,教堂发放免费食物的队伍一般几十米起。
下了班乌泱泱一群人就往酒吧走,越走大佬脸色越差,偷偷问我们平时周五也这么多人吗? 大家默默get到这位心疼了。20个人在酒吧就点了两瓶酒,然后都在吃店家提供的免费面包。估计店家没见过人均消费这么低的局,来了好几次问是否要点点儿吃的,众人一致摇头:不饿。
大佬工资还没拿到就要大出血,全程心不在焉,然后聊了一圈发现公司别的大佬都没来,来的都是小卡拉米,脸色更难看了,话都不愿意多说。eu人民还特别喜欢在户外吃饭,多冷的天气有外面的座位就不坐室内。分到半杯酒,两片干面包,真可谓饥寒交迫,为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也就忍了吧。结合大佬的臭脸,蹭吃的优良传统,超市0.99欧但重量明显不一的生菜,大概可以得出一个假设:eu这一代人还真不一定仓廪实而知礼节,主要还是文化环境天生心眼少啊。要说请客这事,还是怀念我京爷豪气爽快,那份咬碎后槽牙都不能跌份儿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