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公司不约而同地都采取了“立足当下,备战未来”的策略,一方面巩固现有液态锂电池隔膜的绝对龙头地位和现金流,另一方面积极研发适配半固态电池的过渡产品,并布局终极的全固态电池技术。
一、恩捷股份:技术全面,合作高端,强势转型
恩捷股份作为全球隔膜龙头,其布局最为积极和全面,目标是继续引领下一代技术。
1. 对半固态电池的布局:推出“半固态复合隔膜”
恩捷已经开发出专门适用于半固态电池的新型复合隔膜。这种隔膜与传统隔膜不同,其表面进行了特殊的陶瓷涂覆处理,孔隙率和浸润性都经过优化,能够更好地与固态电解质(如氧化物或聚合物基)结合,充当固态电解质的“骨架”和支撑体,保障离子导通效率。利用其在湿法基膜和涂覆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快速开发出高性能、高安全性的半固态专用隔膜。
客户合作方面,与国内外的顶级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Solid Power等)紧密合作,共同开发验证半固态电池解决方案。其合作对象多是走氧化物或聚合物电解质路线的领军企业。
2. 对全固态电池的布局:战略投资与自主研发固态电解质
恩捷通过旗下平台投资了北京卫蓝新能源(中科院物理所背景的固态电池企业)和台湾辉能科技(全球较早实现固态电池量产的厂商之一)。这不仅是财务投资,更是深度的战略合作和技术洞察,旨在获取最前沿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技术和电芯设计理念。
公司在其上海研究院中设立了专门的固态电解质研发团队,聚焦于硫化物、氧化物等固态电解质材料的合成与制备,以及成膜技术的研究。这是为其未来生产真正的“固态电解质膜”做技术储备。恩捷的长期目标是转型为不仅提供隔膜,而是提供固态电解质材料+膜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恩捷股份的策略是“双管齐下”,既确保自己在半固态过渡阶段继续成为核心供应商,又通过投资和自主研发,押注全固态的未来,避免被技术颠覆。
二、星源材质:稳健跟进,发挥干法优势,合作突围
星源材质同样高度重视固态电池的发展,但其策略更侧重于发挥自身优势,并与核心客户绑定开发。
1. 对半固态电池的布局:发挥干法隔膜潜力
星源材质是全球干法隔膜龙头。干法隔膜因其更高的孔隙率和更好的电解液保持性,在一些技术路线中被认为可能比湿法隔膜更适合与固态电解质复合。星源正在开发基于干法工艺的复合固态电解质隔膜,这可能是其差异化竞争优势所在。其技术优势在于利用其干法工艺经验,开发多孔支撑骨架,以更好地浸润和容纳固态电解质前驱体。
客户合作方面,与主要客户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保持了紧密的联合研发关系。尤其是比亚迪,其自身在固态电池领域投入巨大,作为比亚迪的核心供应商,星源有望深度参与其半固态电池体系的开发。
2. 对全固态电池的布局:积极研发,寻求合作
公司在年报和投资者交流中多次表示,已组建团队对固态电解质材料进行前瞻性研发,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等体系,并关注固态电解质膜的制备技术。相较于恩捷的主动投资布局,星源目前更侧重于内部研发和与现有大客户协同开发的策略。其目的是紧跟主流电池厂的技术路线,客户需要什么,就配套开发什么。
星源材质的策略是“以我为主,紧跟客户”,一方面发挥自身干法隔膜的技术特长,另一方面紧密绑定大客户,共同开发适配其技术路线的产品,确保在市场中的份额不被侵蚀。
三、投资参考
短期来看(3-5年):半固态电池是主流产业化方向。恩捷和星源现有的隔膜产能经过技术改造后,大概率仍将是该阶段的核心供应者,并不会被立即替代。两者都能享受到技术迭代初期的红利。
长期来看(5-10年):若全固态电池彻底成熟,传统隔膜将被固态电解质膜取代。届时,恩捷股份因其更超前和全面的布局(投资+研发),转型成功的概率目前看更高一些。但星源材质若能凭借其技术特点与某一主流技术路线(如比亚迪的路线)深度绑定,也能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