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迁新材(605376.SH)的宏大叙事逻辑围绕 “高端粉体平台型技术” 展开,以 纳米金属粉体为核心,穿透 AI算力、光伏降本、固态电池三大万亿赛道,构建了技术卡位→需求爆发→盈利跃升的产业闭环。
全球唯二掌握80nm镍粉量产:与日本昭荣化学并列(文档11),三星电机 50%+高端MLCC镍粉独家供应(文档14)。
工艺壁垒:常压物理气相冷凝法(PVD)控制粒径精度 ±5nm(化学法±20nm),粉体球形度 >95%(文档28)。
核心设备 100%自主设计,迭代六代(文档15),单台设备效率 提升300%(文档33)。
需求爆发:单台AI服务器MLCC用量 2.5万颗(普通服务器2000颗),拉动80nm镍粉需求 +12.5倍(文档7)。
结构升级:AI服务器MLCC粒径从 500nm→80nm,高端粉占比从15%→35%(2025Q1)(文档50)。
利润弹性:80nm镍粉单吨净利40万元(普通镍粉15万元),2025年高端粉出货600吨+
(利润2.4亿)(文档19)。
技术临界点:BC电池龙头(隆基)官宣 2025Q1量产铜浆(文档68),单GW铜粉用量 40吨(文档21)。
市场空间: 短期:2026年BC电池 60GW → 铜粉需求 2400吨(文档25); 长期:光伏铜浆渗透率 50%+ → 全球需求 7000吨/年(文档11)。
盈利模型:铜粉单吨净利 20万元(文档21),2026年利润贡献 4.8亿(文档68)。
技术突破:纳米硅合金粉解决膨胀问题(循环次数 500次+),获宁德时代验证(文档37)。
需求潜力:2027年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需求 万吨级,博迁市占率看 30%+(文档46)。
利润弹性:硅粉单吨净利 50万元,远期利润 5亿+(文档68)。
技术卡位差:
市场认为镍粉是“周期品”,忽视 80nm全球垄断性(文档28);
实际光伏铜粉 抗氧化技术专利壁垒(氢化亚铜包裹)独步全球(文档11)。
需求爆发差:
市场预期AI服务器需求线性增长,实际GB200带动 MLCC用量跳涨12.5倍(文档7);
光伏铜浆被误判为“概念”,实际隆基 2025Q1量产时间表已定(文档68)。
盈利弹性差:
市场按“制造业”给估值(PE 30x),但高端粉体 技术溢价应享50x+(文档50);
铜粉单吨净利 20万(市场预期10万),因BC电池 溢价接受度超预期(文档21)。
2024Q3:三星AI服务器MLCC订单落地(高端粉占比跳升);
2024Q4:隆基BC铜浆中试验证完成(订单预披露);
2025Q1:宁德时代硅碳负极送样结果公告。
铜浆抗氧化工艺被银包铜方案替代;
固态电池产业化慢于预期;
高端镍粉日本竞争对手扩产。
结论:博迁的宏大叙事是 “纳米粉体技术统治三大革命性赛道” ——
当下:AI服务器高端镍粉需求爆发,盈利修复;
中期:光伏无银化引爆铜粉市场,再造一个博迁;
远期:固态电池硅碳负极定义下一代动力电池。
技术卡位+需求共振的稀缺性,使其估值锚应从“周期制造”切换至“先进材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