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超百家科技公司减持,千亿大牛股股东套现22亿

用户头像
花朵财经
 · 广东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

撰文丨学研

在A股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无限接近3900点的关键节点,科技板块正迎来一轮密集减持潮。

据东方财富统计数据,9月以来A股已有106家科技产业公司发布减持计划,覆盖了光模块、半导体、计算机等多个科技细分领域。其中,电子行业有25家企业发布减持、计算机行业有18家,不乏中际旭创澜起科技这类市值超千亿的行业巨头。

今年这轮科技股大牛市,已经造就了一批富豪。除了企业股东,网上投资者一夜暴富的“故事”随处可见。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仍有很多人还想冲进创业板、科创板这些热门板块,分一杯羹。

可如今,股价处于高位,股东纷纷落袋为安,估值分歧的大背景下,透露出明显的市场焦虑。

现在,真的是入场的好时机吗?

PART.01

科技股掀起千亿减持潮

9月26日,创业板近段时间涨得最猛的“易、中、天”里的光模块龙头——中际旭创(300308.SZ)官宣减持。根据公告,中际控股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50万股,按9月30日收盘价403元计算,将套现约22亿元。

作为中际旭创的控股股东,中际控股在本次减持前合计持有其1.27亿股,持股比例为11.42%。此次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总股本的0.49%。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中际旭创股价的不断攀升,中际旭创董事长、副总裁纷纷出手减持。

Wind数据显示,副总裁王晓东自今年8月底以来,已减持公司股份11次,累计减持53.55万股,套现达2.16亿元。

特定股东苏州益兴福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减持463.41万股,套现约12亿元。

光是上述三宗减持,中际旭创股东就已合计套现约36亿元。

另一家主营PCB(印制线路板)的企业胜宏科技(300476.SZ),接连踩中了AI和新能源车两个风口,两年股价翻了近20倍,年内涨幅约6倍。可实控人及高管们,却在一边套现一边融资。

据统计,胜宏科技实控人及高管,今年合计套现金额约21.41亿元,其中实控人家族套现近20亿元,成为这场资本盛宴的最大赢家。

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外,其他科技公司也出现股东减持情况,而其中近七成在下半年以来实现了上涨。

比如软通动力(301236.SZ)股东减持1905.88万股,套现约10.42亿元;长飞光纤(601869.SH)股东减持110万股,套现约1.16亿元;澜起科技(688008.SH)两名股东同时宣布各减持1145.15万股,合计套现约32.9亿元。

有分析师认为,科技股经历大幅上涨后,产业资本套现意愿明显增强,多数股东选择在公司股价相对高位时实施减持。

一边是股东离场,一边是部分散户趁着高位减持潮“抄底”,市场对科技股估值判断已出现明显分歧。

PART.02

一场“压力测试”

分歧不仅存在于普通投资者,就连专业机构也开始有不同意见。

高盛认为,尽管光模块企业中际旭创新易盛股价近期大幅上涨,但两家公司的估值依然合理。

而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光模块板块的基本面利好已基本消耗殆尽,建议投资者适度获利离场。

荒原投资与国盛证券就中际旭创未来的盈利能力和评级已展开多轮的唇枪舌战。

相信每个投资者应该都很熟悉巴菲特的那句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可眼下究竟是贪婪,还是恐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今年以来,A股先抑后扬。经历年初和4月的调整后,沪指一度创下10年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A股流通市值达94.62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16.97万亿元。华西证券李立峰测算,流通市值口径下,今年二季度末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30.88%。

以此推算,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流通市值约增加了5.24万亿元,结合去年末A股个人投资者数量2.36亿人。也就是说,今年以来A股人均赚2.22万元(有多少人被平均了?)。

其中,科技股的贡献不容小觑。

作为A股乃至全球股市,最具增长潜力的板块之一,科技一直是备受产业资本与投资者的青睐。

这轮减持潮既是股东的落袋为安,更折射出科技股价值重构期的市场焦虑——企业基本面是否真的能与估值相匹配。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虽然股东减持是很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同样透露出对企业未来的“不自信”。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精力不是放在如何做好公司产品,而是蹭热度、拉股价、减持套现走人,那A股恐怕又要回到3000点保卫战的尴尬境地。

对投资者来说,大批减持将令市场降温,正所谓买在无人问津处,卖在人声鼎沸时。此情此景,不妨多看少动,静待事态发展。

无论怎么说,A股科技板块大概率将迎来新一轮“压力测试”,减持潮或将重塑估值体系,基本面扎实者将穿越周期,仍具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