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股份在储能热潮中的受益分析:技术优势与市 场机遇双重驱动

用户头像
风__云
 · 北京  

四方股份(601126.SH)作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正充分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与新型电力系统 建设带来的巨大机遇。公司凭借在构网型储能技术、火储联合调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的技术优 势,以及完善的全产业链布局,储能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收入同比增长 显著,海外市场拓展顺利,订单储备充足。随着全球储能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 2025-2027 年储能 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有望带动公司整体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公司在储能 EMS 市场占 据 45.69% 的份额,在构网型储能、火储联合调频等细分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有望在储能行业集 中度提升的过程中持续受益。

一、储能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四方股份充分受益

1.1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中国企业主导全球市场 2025 年全球储能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中美欧三大市场主导全球储能市场发展。据集邦咨 询预测,2025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计达 221GWh,其中中国、欧洲、美洲三大市场占 比 85%。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储能行业呈现爆发式 增长态势。根据最新数据,2025 年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预计达 520-550GWh,同比增长 30% 以上, 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企业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电芯制造领域,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中 国企业占据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的 70% 以上。四方股份作为国内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企业,凭借 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在这一高速增长的市场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1.2 国内储能政策持续优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 2025 年国内储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为四方股份等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国家能 源局联合发布《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明确提出2025-2027 年全国新 型储能新增装机超 1 亿千瓦,2027 年底达 1.8 亿千瓦以上,带动约 2500 亿投资。这一政策为四方股 份等储能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市场增长预期。 与此同时,各地纷纷出台储能支持政策,2025 年全国储能补贴呈现 "总量增加、标准降低、区域分化 " 特征。例如,浙江永康维持 0.8 元 /kWh 放电补贴并增设充电容量补贴(≤1 元 / Wh),成为全国唯 一充放双补地区;上海浦东新区按固定资产 30% 补贴(上限 500 万元);北京对园区储能最高奖励 3 000 万元。这些政策为四方股份在不同区域市场的业务拓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此外,容量补偿机制的推广也为储能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内蒙古对独立的新型储能电站给予每度电 3 毛 5 分钱的容量补偿电价,连续执行 10 年;甘肃的容量电价更高达 330 元 / 千瓦・年,连续执行两 年。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储能项目的经济性,预计将在更多省份推广,为四方股份等储能企业创造 更多市场机会。

1.3 国家电网加大投资力度,电网侧储能需求旺盛 2025 年国家电网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年电网投资有望首次超过 6500 亿元,同比增长 约 8%。国家电网投资将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并服务新能源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新能源发 电设备和储能设备的需求增加。南方电网公司 2025 年计划安排固定资产投资 1750 亿元,主要用于电 网建设、新能源发展、设备更新改造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领域。 电网投资的大幅增长将直接带动储能需求,尤其是电网侧储能的快速发展。根据规划,到 202 5 年,我国智能电网的覆盖率目标是达到 90%,新能源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 1 2 亿千瓦。四方股份作为电力二次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于电网投资的增加,尤其是在储 能系统集成和智能电网建设方面。

二、四方股份储能业务的核心竞争优势

2.1 技术领先优势:构网型储能技术国际领先 四方股份在储能技术领域拥有显著的竞争优势,特别是在构网型储能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公 司近期有 6 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 "大容量高压级联储能技术研究及应用" 和 "高安全锂电储能系 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两项科技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这些成果在故障定位、电网安全运行、 设备保护、运维管控、振荡监测溯源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为公司储能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 支撑。 公司的构网型储能系统支持毫秒级响应,能够有效提升电网稳定性,特别适合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场景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构网型储能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高原型构网型储能系统并实现 应用,中标四川柯拉高海拔构网型储能科技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展示了公司在高海拔、恶劣环 境下的储能系统集成能力。 此外,四方股份在火储联合调频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推出的火储联调解决方案,以储能系统 为核心,依靠自研的火储协调控制器、EMS 等设备,打造火电加储能智慧协同方案,可实现毫秒级精 准调控。该方案已在山东、浙江等多个项目中落地,调频里程增幅达 75%,AGC 调频综合性能提升 40 %,电厂收益显著增长。

2.2 市场份额优势:储能 EMS 市场占有率第一 四方股份在储能 EMS(能量管理系统)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 45.69%,远超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竞争对手。公司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深耕多年,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项目经验, 已实现 PCS、BMS、EMS、DC/DC(直流 - 直流变换器)和 O&MS 等储能系统控制核心单元全面自研 自产。 公司的储能系统产品凭借高可靠性和先进性能,在市场中获得了广泛认可。2024 年公司推出集装箱液 冷储能系统新一代产品 Aqua-C2.5,采用全链路主动均衡、智能液冷热管理系统,实现 20 尺标准柜 5- MWh + 容量,产品性能、安全性以及服务较上一代产品显著提升。公司的交流侧全新一代 5MW 升压 变流一体机已在国内上市,并积极推进多个海外市场的准入认证工作。 在构网型储能领域,四方股份的技术优势也转化为市场份额优势。公司中标了多个具有标杆意义的构 网型储能项目,如四川柯拉高海拔构网型储能科技项目、华能雅江公司 JX 水电站继电器保护系统设备 标包等,进一步巩固了在构网型储能市场的领先地位。

2.3 全产业链布局:从核心部件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能力 四方股份拥有完整的储能产业链布局,从核心部件研发制造到系统集成,形成了全产业链竞争优势。 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包括 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变流器)、EMS (能量管理系统)等,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 公司的储能系统产品已通过 AEC-Q100 认证,进入比亚迪蔚来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2025 年产能规 划 5GWh。2025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25.18%,成为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此外,四方股份还具备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该方案通过对电源、电网、负荷、储能 的有机整合与智能调控,解决能源供需失衡难题。在乌兰察布某电站项目中,采用四方股份源网荷储 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顶峰供电、最大化消纳利用、精准功率跟踪以及高效系统调峰等多种基本运 行模式,全天指令跟踪偏差仅为 0.59%,低于标准要求的 2% 额定容量。在新疆某源网荷储项目,同 样采用该方案,实现了自主调峰、自我消纳的良好运行状态,将弃电率严格控制在了 5% 以内。

2.4 海外市场拓展:国际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方股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东南亚、非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2025 年上半年, 公司国际业务表现良好,在 SVG、储能业务等方面取得突破,中标多个项目。例如,公司参与的老挝 首个光伏 + 储能项目成功投运,为其提供了 5MW/10MWh 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全部配 套设施。 公司的国际化布局已初见成效,2025 年上半年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0%,在印度市占率提升 至 12%,马来西亚工厂服务区域电网改造,海外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四方股份已在印度 、菲律宾设立区域总部,马来西亚工厂投产,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 15%。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四方股份持续拓展国际市场,二次设备、SVG、储能等电力电子设备在非洲 、印度、老挝等国家和地区均有中标和项目落地,形成电力二次与电力电子一次产品的出海组合拳。 这一国际化战略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减轻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三、四方股份储能业务的业绩表现与订单储备

3.1 业绩快速增长,储能业务成为核心增长点 四方股份储能业务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 年公司储能系统收 入同比增长 58%,中标了广东水泥厂 20MW/40MWh 项目等多个重要项目。2025 年一季度,公司继续 保持高增长态势,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21.27%,聚焦构网型储 能系统等领域,为储能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据东吴证券研究报告,2025 年上半年公司电 厂及工业自动化业务实现营收 20.03 亿元,同比增长 31%,其中储能业务贡献显著。该业务板块收入 占比约 50%,首次超过电网自动化业务,主要系 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抢装所致。 从财务数据看,四方股份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0.2 亿元,同比增长 15.6%,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 同比增长 12.4%。虽然毛利率 30.5% 同比下降 2.9 个百分点,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持续投入和订单增 长为未来业绩提供了保障。

3.2 订单储备充足,大型项目持续落地 四方股份储能业务订单储备充足,大型项目持续落地,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 年公司 合计新签储能项目总容量约 2.4GWh,已超过 2024 年全年出货量。2025 年一季度公司储能营收贡献占 比已接近 50%,成为公司可靠的业绩成长极。 在国内市场,四方股份中标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储能项目。例如,公司中标了四川柯拉高海拔构网型 储能科技项目,中清能禄劝 20MW/40MWh 储能 PC 承包项目、塔牌水泥蕉岭 20MW/40MWh 储能 EP 项目、塔牌水泥龙岩 10MW/20MWh 储能 EP 项目陆续并网运行。在火储联合调频领域,公司中标并实 施华电莱州百万机组联合 30MW/30MWh 储能系统辅助 AGC 调频。 在海外市场,四方股份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 年度公司全资子公司 CLEnergyStorageCorpo- ration 与美国某客户签订 800MWh 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合同,与智利知名企业 TranselecS.A 签 署 105MW/420MWh 储能业务合同,以系统集成商身份为海外业主客户提供大规模整站系统集成方案 。公司参与的老挝首个光伏 + 储能项目成功投运,为其提供了 5MW/10MWh 储能系统、储能系统集成 解决方案及全部配套设施。

3.3 产能扩张与基地建设,支撑业务持续增长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四方股份积极扩充产能,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公司湖州数字化生产基地 预计 2025 年投产,规划年产值 10 亿元,重点生产一二次融合产品及智能装备,将有效提升新能源与 配电网设备产能,以满足储能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 此外,四方股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 3.41 亿元,同比增长 6.32%。公司在 AI 驱动的虚拟电厂、数字孪生技术、柔性互联系统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2023 年研发费用率高达 9.4 %,技术优势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在专利方面,四方股份持续创新,近期获得了 "并联储能阵列电池簇自适应并机预测方法及系统" 等多 项发明专利授权。今年以来四方股份新获得专利授权 70 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12.9%。公司拥有 133 7 项专利(含 422 项发明专利),全球市占率超 12%,国产第一。

四、储能行业风险因素与四方股份的应对策略

4.1 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风险增加 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价格战风险增加。据报道,2025 年 8 月,国内锂电 工商业储能柜入围报价主要集中在 0.62-0.99 元 / Wh 范围内,平均报价 0.7789 元 / Wh,中标加权均 价 0.8024 元 / Wh,环比下降 8.54%。价格竞争导致行业毛利率普遍下降,中小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这一风险,四方股份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策略来应对。公司聚焦构网型储能、火储联合调 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高端市场,避开低端市场的价格战。同时,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核心部件,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2024 年公司储能产品毛利率 23.9%,在降价压力下仍逆势同比增加 1.54 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公司产品与订单结构相对优质。 此外,四方股份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如在马来西亚设立工厂,降低生产成 本 15%。这一策略有助于公司避开国内激烈的价格竞争,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4.2 产能过剩风险,行业面临洗牌 2025 年储能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风险。据报道,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储能电芯规划产能已突破 1000- GWh,但实际出货量仅为 300GWh,产能利用率不足 35%。而全球范围内,2025 年动力与储能电池 企业产能规划预计超过 8000GWh,但市场需求仅 2010GWh,供需缺口达 4 倍以上。 面对这一风险,四方股份通过技术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公司研发的大容量电芯和先 进储能系统技术,有助于提高产品性能,降低成本,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公司 聚焦高端市场,如构网型储能、火储联合调频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避开低端市场的产能过剩风险 。 行业专家预计,2025 年储能行业将迎来更加惨烈的洗牌和历史转折点,行业前十垄断了超过 90 % 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在这一背景下,四方股份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在行业洗 牌中获益,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4.3 政策变动风险,补贴退坡与强制配储取消 2025 年储能行业政策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补贴退坡和强制配储取消,给行业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5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宣布终止执行 8 年的 "强制配储" 政策,转向市场化交易机制。这一政策 变化可能影响部分储能项目的经济性。 面对政策变动风险,四方股份积极调整业务策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公司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储能 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性,降低对政策补贴的依赖。同时,公司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改革,探索市场化盈利 模式,如参与电力现货交易、辅助服务市场等,提高储能项目的盈利能力。 此外,四方股份也在积极拓展用户侧储能市场,如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这些市场受政策变动影响 相对较小,具有更稳定的市场需求。公司依托 "技术驱动 + 场景深耕" 双轮战略,聚焦低碳、绿色、智 能需求,在智能配电、综合能源管理、数字化用能等方面提供全栈解决方案,取得显著成效。

五、四方股份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投资价值

5.1 储能市场持续扩张,四方股份有望持续受益 尽管储能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市场整体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四方股份有望持续受益。据预测,20 25-2027 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量将持续增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储能市场,将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发 展。 在国内市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储能需求将持续增长。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提出,2025-2027 年全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超 1 亿千瓦,2027 年底达 1.8 亿千瓦以上,带动约 2500 亿投资。这一目标将为四方股份等储能企业带来 巨大的市场机会。 四方股份作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技术、市场份额、全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有 望充分受益于储能行业的持续扩张。据券商预测,2025 年四方股份营收预计达 84.01 亿~92.81 亿元 ,同比增长约 21%-23%;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8.36 亿~9.1 亿元,同比增长 17%-24%。

5.2 技术创新驱动,四方股份引领行业发展 四方股份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公司在构网型储能、火储联合调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 领域的技术优势,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公司在 AI 驱动的虚拟电厂、数字孪生技术、柔性互联系 统等领域持续投入研发,2023 年研发费用率高达 9.4%,技术优势将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未来,四方股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竞争力。公司将重点关注大容 量电芯、长时储能、智能运维等前沿技术,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公司将积极探索 AI 技术在储 能领域的应用,如智能调度算法、故障预警等,提高储能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5.3 投资建议:买入评级,目标价 20.42 元 基于四方股份在储能领域的技术优势、市场地位和业绩表现,多家券商给予公司 "买入" 评级。据证券 之星数据,公司最近 90 天内共有 7 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 6 家,增持评级 1 家;过去 90 天内机 构目标均价为 20.42 元。 东北证券韩金呈研究员团队对四方股份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为 77.94%,其预测 202 5 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 8.69 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 PE 为 17.41。 综合来看,四方股份作为国内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储能热潮中处于有利位置,有望充分受益于行 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在构网型储能、火储联合调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充足的 订单储备和持续增长的业绩,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行业面临一些挑战,但四方股份 凭借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有望在储能热潮中持续受益,实现业绩稳健增长。

风险提示

1. 政策变动风险:储能补贴政策和市场机制可能发生变化,影响项目经济性。

2. 行业竞争加剧:储能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3. 产能过剩风险:储能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导致供需失衡,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4. 技术迭代风险:新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现有技术贬值,影响公司竞争力。

5. 原材料价格波动:锂、钴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产品成本和毛利率。

6. 海外市场风险:地缘政治、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影响海外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