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看丰山集团

用户头像
计然七策
 · 广东  

22日晚,一则名为“丰山集团集团晃了投资者的腰”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时心血来潮扒了一下与其合作的清华大学团队。

作为团队核心人物的张强,连续八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以及高达172的h指数,充分说明了其学术论文被引用的频次极高,研究成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这是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的关键指标。这些内容直指核心:张强很强!

同时其团队成员几乎个个都是荣誉满身,多数走在行业前列,而且年轻。

不管是经常在顶级期刊上发文的赵辰孜,还是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的唐城,亦或是清华大学学术新秀奖或特等奖学金(校内最高级别学生奖项)的程新兵、彭翃杰、陈翔、杨毅、李锦梁等在读博士。大部分团队成员都很年轻,年轻化的学术骨干代表着团队的活力和潜力。

这种一帅配十将的顶级科研团队,为何会和一个农药企业合作呢?

鉴于谨慎的投资视角,我详细整理了丰山集团这个企业的情况,从其今年4月清华团队调研丰山,到后续丰山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学术研讨。在来来回回的沟通过程中,我清晰的看到,清华与丰山,一个强强联合的雏形正在形成。清华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研团队,其落地性的合作选择必然是最优解——丰山集团是家好公司。

一 主营业务的探讨

丰山集团属于农药公司,是化工行业中的细分龙头。化工行业因整体政策导向的影响,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现阶段处于深度转型和结构性调整的关键阶段,部分领域出现回暖迹象,但整体调整尚未完全结束。

不同细分领域、不同企业的感受会很不相同。

细分的农药行业也告别了过去粗放式的增长,正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选择下,走向更加规范、集中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监管持续趋严,也加速不合规、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产能退出,为合规龙头企业腾出市场空间。行业集中度将显著提升。

马上要执行的《农药登记管理办法》、推行的农药“一品一码”、农药经营许可、农药数字监管平台、还有利用区块链技术监控高毒农药,建立信用监管体系,行业协会发起“正风治卷”三年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添加、非法产能、低价倾销)等一系列政策的核心目的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格局。

这对于一直坚持合规经营、注重研发和环保投入的头部上市公司而言,是明确的利好。它们的产能利用率、定价能力和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农药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其底部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复苏的基石正在被夯实。

丰山集团有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从中间体到原药再到制剂都能自主生产。这种垂直整合模式在行业里很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原药供应紧张时能保证制剂生产的稳定性。

同时他们的产品线以除草剂为核心,主打几个技术领先的原药品种。形成“中间体-原药-制剂”一体化布局,增强抗风险能力和成本控制力。

丰山集团以除草剂为核心,精喹禾灵、氟乐灵、绿草定等主打产品的原材料价格(对苯二酚嘧啶胺)近年降幅约40%,售价略有降低,在25年上半年出现量价齐升态势,产能利用率达到历史高位。杀虫剂毒死蜱今年成本降幅约20%,在25年上半年满产运行,价格上涨至4万元/吨。其他杀菌剂产品也销售可观。

未来的农药竞争不再是同质化产品的价格战,而是转向新产品的创制、新剂型的开发以及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朝着绿色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等方向努力。环保和安全生产压力持续加大。这不仅是成本项,更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具备绿色生产工艺和可持续供应链的企业,更能适应未来的法规要求,并获得市场青睐。

丰山集团的科研与环保投入并非孤立进行,而是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共同构筑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环保领域的许多投入,如废盐资源化、副产品回收等,累计环保设施固定资产投入巨大(例如,江苏丰山生化环保设施累计投资约4亿元);引进德国杜尔RTO废气焚烧炉、自建危废处置系统等先进设备,环扎实的环保基础,特别是高标准的安全和环保管理经验,为公司向新能源材料、高端精细化工等新领域拓展提供了准入资格和竞争优势。因为这些领域同样对生产工艺安全和环保处理有极高要求。

丰山集团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手性农药工程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对环保的重视也直接体现在产品研发方向上,例如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绿色杀虫抗体蛋白”等生物农药,顺应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

目前相关产业转型已初现雏形,25年开始其业绩反转,在市场环境变化中,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公司彻底扭转了亏损局面,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二 拓展业务的思考

其拓展业务主要有两条线:一条是向上游延伸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一条是跨界进入的电解液领域。

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集中在湖北丰山项目,以甲苯、氯气为主要原料,生产对氯甲苯、邻氯甲苯等,这些是农药(如氟乐灵)、西药、化工电子产品的中间体。自2025年进入试生产以来,进展比较顺利,产品已开始批量销售,并处于逐步放量阶段。25年精细化工中间体产品采购价上涨15%。

项目实现了对核心农药产品(氟乐灵)关键原料的部分自供,这有助于稳定生产成本,减少外部价格波动的影响,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还可应用于西药、化工电子方向(例如某些光刻胶材料也可能需要类似的精细化工中间体),这为公司未来向这些高附加值领域延伸提供了可能。

丰山集团本身拥有成熟的国际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待项目稳定运行后,利用公司现有的全球网络将这些中间体销往国际市场是一个很自然的延伸方向。目前项目达产率约65%,完全达产后年产值可达45亿元,这相当于其现有农药业务规模的1.8倍,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第二个电解液领域,这是我认为丰山集团最具有的向上不确定性的方向。这个方向上具备无限的想象力。

固态电池主要由基本的电池原件组成,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3部分。其中最核心且技术壁垒最高的部分是固态电解质,其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性充放电性能及产业化进程。

最近固态电池概念被炒的很火,但实际上存在较多的技术难点,所有的宣传装车的固态电池,要不就是试验阶段的半成品,成本巨高无比,要不就是挂着固态电池概念的半固态电池。但固态电池因其巨大的商用价值以及目前的技术储备,其代表的最具备落地性的发展方向已成为共识。

丰山集团的电解液项目是其向新能源材料领域战略转型的关键一步,核心由控股子公司江苏丰山全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推进。其在23年完成立项并进行试生产,并在24年完成了安全和环保验收。25年正式进入生产运营,同年7月获得《安全生产许可证》,为正式销售铺平道路。

从以上历程可以看出丰山集团电解液项目发展的几个鲜明特点:

1.高效的执行力,快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公司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和关键资质的获取,并让新能源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300%的收入增长。这体现了其将传统化工领域的成熟管理经验向新业务迁移的能力,电解液生产本质是精细化工,对安全、环保和工艺控制的要求极高。从侧面验证了丰山集团数十年积累的高危化学品生产管理经验、全流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先进的“三废”治理能力。

2.技术布局具有前瞻性和多样性:在电解液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丰山集团没有选择正面硬刚传统产品,而是通过与高校合作(被闪了腰的文章中表达的合作团队为张强团队,其为国内最先进的固态电池科研技术团队,其研究方向也代表了最具备落地性的方向),和电池厂联合开发,直接切入钠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等新兴赛道。这种“技术先行、绑定客户”的策略,使其在细分领域建立了先发优势。

3.实面对挑战,平衡短期与长期:公司在披露与清华大学合作时,也明确提示相关技术开发“对2025年业绩无任何影响”且存在不确定性。这反映了管理层对项目发展有清晰的规划,在立足当前电解液生产的同时,为长远发展做技术储备。

丰山集团电解液项目的优势,体现在其对未来电池技术趋势的敏锐判断、开放合作的研发模式以及务实的长期战略眼光上。这些闪闪发亮的企业管理品质是构成优秀企业的基石,也是赋予投资者穿越熊牛的信心和勇气。

其半年报凸显出扭亏为盈、主业稳健、新业突破的积极图景。公司不仅通过产业链协同和精细化管理夯实了农药基本盘,还通过前瞻布局为新增长曲线蓄力。

截至至今,从23年低一路下行的股价也在今年企稳回升,但距离其真实价值还有较大差距,在基本盘稳定,新业务播种的转型期,我的选择就是坚定的选择,然后跟随优秀的企业一起成长。

25年9月24日夜,在桦加沙台风的呼呼咆哮声中,写下了上面的话,窗外一片漆黑,隐见风雨。

次日,看到消息说台风擦肩而过,窗外清风拂面,绿意盎然,内心欣喜。继而一篇关于黄雪妍做为第一作者的nature新文献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作为张强团队的中坚力量,黄雪妍也是青年科学家中的佼佼者,其文中攻克了4.7V富锂锰基正极匹配难题、关于聚合物金属锂电池的研究出现重大突破!

该消息1日内阅读量几何指数倍增,国家倡导的科技兴国理念正让这条走在世界前沿的科研消息以星火燎原之势传遍神州大地。

再回头看固态电池的概念股,一个一个已是空中楼阁般越筑越高,唯有丰山在代表着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跟随着最前端的科研方向踽踽独行。优秀的企业永远不屑于炒作,他有自己的节奏。

丰山集团2021年通过斐昱歆琰基金投资的禾赛科技,23年2月在美股上市,今年9月16日又在港股上市,成为首家实现“美股+H股”双重主要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其股价也从最低的4美元到近期的28美元,7倍的涨幅让我恍然明白,一饮一啄,自有天定。优秀的企业一直在你的目光中,看得清未来,才能不惧风雨。$丰山集团(SH60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