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景生命于 2025 年 8 月公告以 3.28 亿元收购武汉康录生物 82% 的股份,这是其在肿瘤诊断领域的重要战略举措。康录生物专注于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 PCR 分子诊断技术,拥有 4 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 161 项一类备案证,产品覆盖 600 余家三级医院。通过此次收购,透景生命将补充分子病理领域的技术短板,形成 “流式荧光 + 化学发光 + 分子病理” 的全链条布局,尤其在肿瘤伴随诊断、靶向治疗检测等高端领域增强竞争力。康录生物承诺 2025-2027 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 9150 万元,且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的 10%,这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明确支撑。此外,交易采用分期支付方式,对现金流影响较小,体现了公司审慎的资本运作策略。
2025 年 6 月,透景生命的真菌检测试剂获批,正式进入微生物检测领域。该产品采用化学发光技术,克服了传统鲎试剂易受干扰、依赖濒危物种等缺陷,实现从样本处理到结果输出的全自动化,检测灵敏度和抗干扰性显著提升。随着免疫抑制患者(如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群体)增加,侵袭性真菌病的临床需求快速增长,而国内市场渗透率仍较低,这一新产品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此外,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河北透景加速真菌检测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进一步夯实微生物检测领域的布局。
尽管 2025 年上半年受集采影响试剂收入下降 27.48%,但公司化学发光分析仪的装机量同比显著提升,上半年完成 121 台(套)设备装机。仪器装机通常会带来后续 3-5 年的试剂持续销售,尤其是在化学发光领域,试剂收入占比可达 70% 以上。公司自主研发的 TESMI i50、TESMI i200 等设备具备 “小体积、低维护、特色项目多” 的优势,且与真菌检测、分子病理等新业务形成协同,未来有望通过仪器放量带动试剂收入回升。
针对安徽省肿瘤标志物集采导致的价格压力,公司采取了 “非集采领域扩张 + 产品迭代” 策略:一方面,自免检测、HPV 筛查、血栓检测等新产品陆续获批,形成差异化竞争;另一方面,通过并购康录生物和河北透景,拓展分子病理、真菌检测等非集采领域,降低对传统业务的依赖。管理层在机构调研中明确表示,行业集采趋势已放缓,预计 2025 年是影响最大的一年,未来新业务贡献将逐步显现。
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 14%,在研项目 70 余项,涵盖感染、自身免疫、心血管等领域,预计未来 3 年将有数十款新产品上市。此外,公司启动 2000 万 - 4000 万元的股份回购计划,用于股权激励,彰显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在资本运作方面,除康录生物收购外,公司还参与眼科、I 领域投资,探索诊疗一体化布局,为创新业务埋下伏笔。
2025 年 8 月 27 日,透景生命接受了华创证券、IDG Capital 等 37 家机构的调研,成为市场焦点。管理层在调研中详细阐述了应对集采的策略、新业务进展及并购逻辑,强调 “分子病理 + 真菌检测 + 仪器装机” 的协同效应。机构对公司技术储备和战略布局的认可,可能推动投资者情绪回暖,近期股价表现(8 月 29 日收盘价 30.88 元,单日涨幅 10.40%)已反映市场积极预期。